葛朗臺是本書著力刻畫的人物。他貪婪、狡黠、吝嗇,金錢是他惟一崇拜上帝,獨自觀摩金子是他的癖好,臨終前也不忘吩咐女兒看住金子。他做起生意來是個行家里手,常誘使對方上當受騙,而自己穩操勝券。他家產萬貫,但開銷節省,每頓飯的食物,每一天點的蠟燭,他都親自定量分發,為了錢他六親不認:克扣妻子的費用,要女兒吃清水面包,弟弟破產他也無動于衷,侄兒求他,他置之不理。
錢乃身外之物,但葛朗臺把吝嗇演繹得淋漓盡致,最后的結局也是在所有人得預料之中,正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人更應該極力追求精神食糧,死守著一大批帶不走的財產有什么用,這個世界上有許多東西是金錢買不到的,如親情、友情。所以人一定不能太吝嗇,人難免有一死,如果活得不痛快,有什么意義呢。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金錢可以再賺取,人不必做一個守財奴,人活得不瀟灑,不就到這個世上白來一遭,我們應當好好珍惜親情、友情不應被金錢所束縛,才能活得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