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老師說過“我們的眼睛,總是看外界太多,看內心太少。”。我們寫感恩類的作文時總是感到無話可說。直到讀了《從星空到心靈》,我才覺得其實一個人應該好好的看看自己的心。
感恩是什么?
我以為就是“仁”。一個人如果失去了感恩,生命就會枯萎;如果一個人失去了感恩,就遺失了人性。如果一個人失去感恩,生活就將崩潰。但是感恩并不是一種瞬間的行為,它是需要被啟發,被感悟。如果不去感恩,那么就是“不仁”,就是反中國人的行為。
那么我們為什么要感恩?
其實說白了就是做人。古人也好,名人也好,大家都有共同的人性。黎巴嫩的詩人紀伯倫說過:“我們走到太遠,以至于忘了為什么而出發。”在當今這個世界里人們都為工作、家庭、生活等等所困,感覺肩上有前所未有的壓力。又會有誰去關注自己身邊的家人和朋友呢?其實我們現在就應該去感恩。因為當你想感恩時,也許他們已經不在了。
那么我們要如何感恩呢?
對社會而言,于丹老師說:“一個真君子,他的內心坦坦蕩蕩,沒有戚戚之懷,認認真真生活在當下,盡心做好每一件事情,如此而已。”感恩只不過需要做好自己哪怕很平凡的工作。當然“文化可以以各種各樣的方式成長,不一定非要端著面孔莊嚴肅穆地出來亮相,說我一定要在意識形態主流的位置上被大家尊重。非得要‘罷黜百家、獨尊一種’之后它才是健康的嗎?”。也就是說感恩的方式有很多種,必須是大喜大悲的嗎?也許說一桌豐盛的大餐;也許是自己親自做的番茄炒蛋;也許說一封高校的錄取通知書;也許是作業本上的一個“優”;也許是堆積如山的鈔票;也許只是幾枚帶著體溫的硬幣;也許是電話那一頭一句親切地問候;也許是輕輕的一個動作……總之感恩就在你我觸手可及之間。
用感恩的心溫暖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