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父母之愛、手足之情無時不刻的在撥動我們的心弦,感動我們愛的神經,我記憶中最深的一次感動緣于媽媽的放手。
我的媽媽很勤勞,爸爸常年外出打工,家里大大小小的活都落在她一人身上,既要照顧一家老小,還得去農田干活,常常是我睜開眼睛,桌上擺好了熱氣騰騰的粥,卻不見媽媽的身影。很多時候,我想幫著做點什么,她卻說什么也不同意,說我年齡太小,搞好學習就是對她最大的安慰了。
后來弟弟出生了,媽媽就更忙了,我也從村小轉入鎮中心小學讀書,不知從什么時候起,媽媽讓我開始學做家務:掃地、擦桌子、洗襪子、甚至是做飯…。。起初,我為能幫媽媽做點什么感到很高興,可新鮮勁剛過就有點不耐煩了:以前,媽媽可是從來不要我做這些的呀,是我做什么讓媽媽不高興了,還是媽媽有了弟弟不再愛我了呢?當我試著問媽媽的時候,她總是說:我這樣是為你好,你以后會明白的。
就這樣又過了很多天,一天午飯過后,媽媽照例叫我洗碗,我很不情愿的答應了下來,心想著:每天讓我做這做那,我都成童工了。而碗上的油垢像是故意和我做對,總也抹不干凈,這不,手沒抓緊,“啪”的一聲摔在了地上,這下便粉身碎骨了,媽媽聞聲立刻沖過來,把我抱到一邊,忙問:“哪兒受傷了?快給媽媽看看。”我一句話都沒說,哭著跑回房間…。。
沒過多久,媽媽走了過來,看見我哭的像個淚人似的,她笑著說:“委屈了?這點挫折算得了什么?媽媽給你講個故事吧:有一個女孩,家庭十分富裕,從她出生的那天起,家里將她視為掌上明珠,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她除了學習,什么事都不用親自動手。然而,學校一日組織旅游,媽媽親自給她煮了倆雞蛋,在包里還放了蘋果和梨。回來后,母親發現女兒什么都沒有吃,便問其究竟。你猜她女兒說什么了?”“什么?不好吃嗎?”“我都快餓扁了,但我不會去殼呀!”“哈哈哈…。。”我和媽媽同時笑了,這時,媽媽語重心長的說:“孩子,媽媽也舍不得讓你做這么多家務,可是,現今優越的社會及家庭條件讓你們鍛煉的機會本來就少,將來你們離開父母,走上社會的時候又如何適應呢?所以,從現在開始學會獨立,學會照顧自己,行嗎?”我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也就是從那一刻起,我漸漸明白了媽媽的良苦用心。
現在,我在一所鎮寄宿學校學習,同伴都很羨慕我,說我不僅學習好,還很會照顧自己。但我知道,這一切得歸功于我的媽媽,是她的放手讓我能從容應對一切。感動之余,我要對媽媽說一聲:“媽媽,你辛苦了!謝謝你的放手,我會更努力的”。
——有一種感動叫作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