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有的人認為,道德只是在與別人相處時才表現出來。其實,在我們時候,面對我們的內心,道德同樣存在。這其實就是“慎獨”——我國古代儒家創造出來的具有我國民族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能模范地遵守道德規范,做到言行一致,人前人后都是君子。
那是發生在七年級時的一件事情……
星期五這天大掃除,正好輪到我擦黑板??墒谴中拇笠獾奈乙驗橥泿ú级谧呃壬吓腔?,見一個人就著急地拉住問“你帶抹布了沒!”可是,大家都有各自的分工,自己帶的抹布都要用啊!一次次的失敗后我沮喪地回到教室,在黑板前晃來晃去,想著“哎,只好等大家衛生全部搞好后,再擦黑板了……可是那樣的話,我就要最后一個離開了,今天表弟過生日,我還要去赴生日宴呢……”。想到這,我突然眼睛一亮,看到了講臺上放了一條的“無主”的紅領巾。嘿嘿!有辦法了,我拿起紅領巾就往黑板上擦,心想:這樣不就可以早點回家了么!這時老師走了進來檢查地面衛生的情況,我一見老師,馬上把紅領巾藏在了背后。呼……一陣緊張,還好老師沒看見!等老師走后,我拿出紅領巾想繼續,一剎那間突然停下了手,我……我剛……才,我看著滿是粉筆灰的紅領巾,突然覺得很難慚愧。為什么老師進來的時候我會藏起紅領巾?因為我內心深深地明白紅領巾的重要性,可是一時的惰性令我失去了理智。我不配當少先隊員,我不愛護紅領巾,那可是戰士們用鮮血染紅的呀?。∮窒肫鹱约寒敃r第一戴上紅領巾的時候,那種興奮、那種激動真的是無以言表!可我現在又做了什么?
我太不應該了,于是,我拍掉紅領巾上的粉筆灰,放進了書包。這時,已經有同學的抹布用好了,我把它借來,擦干凈了黑板和講臺,和同學們一起放學回家了。到家后,我把那塊被我“玷污”了的紅領巾用肥皂反復的洗,一邊洗一邊向紅領巾發誓,我一定要做一個真正的少先隊員。我汗流浹背,我應該付出代價的。洗好以后,我發現這在講臺上毫不起眼的紅領巾,竟然那么漂亮在太陽的照射下,顯得那么鮮艷。第二天,我帶著被折的整整齊齊的紅領巾來到學校。在門口我遇到了同學,她忘記了戴紅領巾,我把它拿出來借給她。她高興的進了校門,那曾經幫助別人自己快樂的感覺又回來了!
正如《禮記?中庸》中的那句:“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币粋€人要學會面對自己的內心,每個的一切行為不是做給別人看的,而是要能夠坦蕩地面對自己,做到自律、自我約束,那才是真正的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