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奉獻給草場,江河奉獻給海洋,我拿什么奉獻給你,我的朋友……”愛是什么?是一滴露珠對小草的滋潤?是一米陽光對土地的眷戀?我們的社會愛就像空氣一般,時時刻刻充溢著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每一絲空隙。
母愛是深愛,父愛是慈愛,而關(guān)愛是大愛。在我們中國,西北地區(qū)有那么一群幼小的人兒,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做留守兒童。這些孩子若生長在我們這些都市里,定是家中父母獨一無二的掌聲明珠。只是在他們那個思想落后的“小世界”里,一切相反,每天上學(xué)要步行幾個小時,到達破舊不堪的學(xué)校,到中午時甚至還沒有一頓飽餐。這是怎樣的生活我無法理解,更無法體會。只是現(xiàn)在,這個社會充滿愛。越來越多的公益組織開始關(guān)愛孩子們、幫助孩子們,并呼吁全社會的人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幫助他們。《與愛同行》中就提到了“免費午餐”這一公益行動,用媒體來呼吁各界對這一現(xiàn)象的重視,并為之籌款,來改善留守兒童的午餐或生活。
對此,我深有感悟。大約是一個暑假,我偶然在網(wǎng)上瀏覽到一個名叫“給孩子加個菜”的公益活動,我便萌發(fā)了向他們捐款的念頭。我們生長在城市,受盡父母的寵愛,要風(fēng)得風(fēng)、要雨得雨,卻還不滿足,而他們,那些生長在大山深處的窮苦的孩子們卻連頓飽飯都是問題,我頓時感到無限的慚愧。打開錢包,里面一張張的錢都是我用我優(yōu)秀成績和父母“換”來的,自然是萬分不舍。此時的我內(nèi)心就像懸掛在水龍頭上的水珠,似滴不滴、猶豫不決。但當(dāng)我的腦海里浮現(xiàn)出山區(qū)孩子們中午在操場上吃饅頭、煮稀飯的場景,我便立馬下了決心,用信封裝著那些可以說是微不足道的錢,奔向郵局,將錢寄給了發(fā)起活動的公益組織。回家的路上,我似乎感覺到連小草都是鮮艷美麗的!
歌德曾說:“回報等于等價的付出。”我們每時每刻譜寫著人生之歌,但如何才能使這曲生命之歌變得豐富多彩?那么,就請你將微笑掛在嘴邊,去鼓勵那些需要關(guān)愛的人;請你伸出手臂,去擁抱那些需要關(guān)愛的人。無論何時何地,奉獻必定是一個永不褪色的片斷,只有真正地理解“奉獻”的含義,才能為人生寫下欣慰的一筆。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有奉獻就會有回報。芳香,將之升華而言便是一種責(zé)任。而它要求人們在危難之際能助人力挽狂瀾,在安和之時能以益授人,這才是奉獻的真諦。那么,就請讓我們奉獻愛、傳遞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