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啟明星——讀《弟子規》有感“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每當這動聽悅耳的通讀聲在我耳邊縈繞時,總會讓我想起小時候與國學啟蒙經典《弟子規》的書緣,是它改變了我的一切。
記得小時候,我稍不滿意或與父母爭執,立馬摔門而出,或者不與父母多講一句話,不愿多干一件事,整天關在屋子里睡覺以閉鎖自己。就這樣,我養成了一種極為內向的孤僻性格。有一回,我又一次父母爭執,跑出家門。走在路上,正與舅舅撞個正著,看我悶悶不樂的樣子,舅舅問清原因,便帶我到書店走走。我一眼看中了《弟子規》,買了下來。回到家,閑在屋子里,翻開了《弟子規》:“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呼”要“勿緩”,“命”要“勿懶”,“教”要“敬聽”,“責”要“順承”。
哎,我能遵守幾條呢?讀《弟子規》一書,我雖有許多不理解的地方,可慢慢地我的生活告訴了我。有一次,看見了別人的一樣東西,無比喜愛,便偷了出來。在家玩弄別人的東西,心中總有慚愧。打開《弟子規》,讀到“物雖小,勿私藏,茍私藏,親心傷。”心中頓時升起一種后悔,第二天便把東西還給了人家。還有一次乘公共汽車時,一位老奶奶上了車,環顧四周,無一座位,竟也無人讓座。這時候,想起《弟子規》中的一句“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起初不知何意,現終于大悟,急忙起身相讓,扶著老奶奶至座位坐下。……自從看了《弟子規》,我變得不再自閉了,與父母有溝通的余地,他們對我的態度也大有轉變。
忽地一下子,我明白了——我們生活在愛的教育中,我們要尊重他人,同時也會贏得別人的尊重。一本小小的《弟子規》,就如一顆啟明星,照亮了我的心靈,使我對世界有所感悟,使我懂得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使我明白了接受別人教育和關愛別人的重要性。此時,我的耳邊又響起了那清脆爽朗的誦讀聲——“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