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歲月,滔滔運河,為寶應積淀了豐厚的歷史文化遺存。這是勤勞智慧的祖先留贈予我們彌足珍貴的歷史財富,也是促進寶應可持續發展得天獨厚的人文資源。今天,我就參觀了位于寶應縣城安宜東路的“寶應博物館”。
站在大門前,只見門頂寫著蒼勁有力的幾個大字--寶應博物館。門前有十幾級樓梯,兩邊擺滿了各種花草,在看樓梯兩側,兩只威猛的石獅正張牙舞爪,真是惟妙惟肖啊!一層大廳共分三個展館,每個大廳門頂都寫著“寶地流韻”這四個字。中間這個大廳主要展現了中國第一牙--古菱齒象牙化石。左廳為我們展示了宋元明清時期的文化遺產,而右廳則展示了秦漢隋唐時期的文化遺產。中間的這個展廳金碧輝煌,燈光奪目。一進門,便可看見這長達420厘米,最大直徑為2。2厘米的象牙化石。它是在2003年9月16日,寶應縣夏集鎮萬民村發掘出來的。它呈淺白色,表面平滑,質地疏松,屬亞化石,被稱為“中國第一牙”。四周為我們展現了一些圖片,分別關于縣域史略,珍寶擷英,建置紀案,古邑人杰,江淮寶地這五方面介紹寶應的歷史。
左右廳的展品一定會讓你們大飽眼福。左廳是宋元明清時期的遺物。其中有粉彩山水碗一組,描金提盒,青花玉壺春瓶等和字畫。給我印像最深的是青花玉壺春瓶。它底徑2。2厘米,32。5厘米,宋代為酒器,此瓶是清代遺物,紋印豐富,描繪精細,造型典雅。讓人愛不釋“眼”啊!廳內文天祥的《寶應道中》更是奪人眼球:天闊摶南雁,準南長北驅。甘賞成傳舍,細柳作康衢。四海隨時變,山河往日殊。片袍共袞銹,夜壁一燈孤。右廳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唐代錢幣,八寶以及去年剛發掘出來的幾件文物了。
觀賞期間,我聽到許多游客都嘖嘖贊嘆。而我,真的感受到了中國歷史的悠久,文化的博大精深。這使我大開眼界啊!明天的寶應,將跨越運河,超越長江,飛越大海,氣貫蒼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