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的語文課上,上課鈴聲早已打響,調息操也已經結束,但我仍沒有回到座位上,我仍在和同學打鬧。這種行為嚴重違反了紀律,影響了大家的正常上課。當時我尚未意識到錯誤的嚴重性。直到事后想想,我才明白今天自己的所作所為是沒有集體思想、不負責任的行為。
回想這個學期以來,我在開學第一天就因遲到給班級抹了黑。隨后,接連不斷的錯誤頻繁地出現。老師在我身上所操勞的比別人多得多。我問自己:難道我注定要在班級里扮演這樣一個角色么?我反思著,反思著,突然間想起了一個故事:
有一次,黃帝在旅途中迷失了方向,恰巧碰到了一個牧童,便向他問路。孩子都能準確的指出路來。皇帝覺得這孩子非同一般,便又接著問他:“你是否知道如何治理天下呢?”孩子答到:“治理天下,就像我放牧馬群一樣,只要能把危害馬群的馬驅逐出去就行了。”
這個故事中所說的天下,就像是我們的班級。而我無視課堂紀律的行為,就如同危害馬群的馬,影響的是整個班級。記得那次我遲到,被政教主任扣分后,班主任嚴厲地訓斥了我。向來很少流淚的我突然淚如雨下。我意識到了命運的殘酷。影響整個集體的人是不會活得自在的。那天晚上,我久久難以入眠。“與其這樣,我還不如退出這個班級,不用等著其他人把我驅逐。”但我又想,“不行,這分是我扣的,我必須通過自己的努力把丟失的分掙回來,不能讓整個8班替我背黑鍋!”這樣的想法漸漸在我腦子里萌芽。并決心實現它。
誰知,在我還沒有彌補過錯的今天,我又犯了錯。其實,當時已經有同學在提醒“上課了,回座位”。仔細想想,只要提前那么一會兒——就一會會兒,我便能準時回到座位。那我為什么就做不到呢?我思考著這個問題,最后得出答案:我缺乏的是自制力和責任感。在集體中生活,你不能以自我為中心,要以整個班級為中心。在這方面,必須做到“潔癖”,錯誤不能被容忍。
錯誤讓我吸取了教訓,也懂得了“集體”這一詞的深刻含義。個體離不開集體,而集體的團結則需要每個個體的齊心協力。而對于處在學校生活的我們來說,這一切的基本就是熱愛班級,遵守課堂紀律。“命運總是殘酷且公平的。”這句話是我這次反思后得出的結論。熱愛集體的人會走到最后,破壞集體的人也會得到懲罰。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會嚴格要求自己,約束自己,遵守課堂紀律,認真上好每一堂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