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我們一家再一次重溫《背起爸爸上學》這部電影里面感人的故事。我以家長的身份,與孩子共同感受影片中的濃濃的親情和自強不息的精神。
這部電影講述了農村孩子石娃自小喪母,與父親和姐姐相依為命。但因家境清貧,家里只能供一個孩子上學,父親便用一把銅勺決定了弟弟石娃去上學,姐姐則不得不中途輟學。石娃上初中后,姐姐為給家中節省開支,不得不早早出嫁,并從男方出的彩禮錢中擠出一些錢來供弟弟上學。石娃刻苦讀書,在全國化學奧林匹克化學競賽中奪得一等獎第三名的好成績,并考取省城師范學校。但此時,父親卻在干活時不幸摔傷,導致癱瘓在床。重病纏身的父親為了讓兒子能去省里安心求學,不想成為孩子的拖累而要結束自己的生命。石娃為了既照顧好父親,又不耽誤學業,決定背起爸爸上學。
石娃用年青的肩膀背起的不僅是多病的父親,而是背起了他的家,扛起了他的責任。雖然他做的不是驚天動地的大事,但在平凡之中,最讓人感動的是他面對困難時自強自立,敢于拼搏的精神,還有那堅不可摧的意志和懂得反哺和感恩的高貴品質。
當今的小孩生活安逸,集萬般寵愛在一身,不愁吃不愁穿,唯獨缺少的就是感恩之心。感恩不僅是一種品德,更是一種責任。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才懂得去孝敬父母;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才懂得去尊敬師長;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才懂得去關心、幫助他人;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就會勤奮學習,珍愛自己。
“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如果人與人之間缺乏感恩之心,必然會導致人際關系的冷淡,所以,每個人都應該學會“感恩”。這對于現在的孩子來說尤其重要。因為,現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們只知有自己,不知愛別人。感恩應是社會上每個人都應該有的基本道德準則,是做人的起碼的修養,也是人之常情。對于今天的廣大青少年來說,感恩意識絕不是簡單的回報父母養育之恩,它更是一種責任意識、自立意識、自尊意識和健全人格的體現。只要我們人人都有一顆感恩的心,就會感到世界原來是那么美好。只要我們人人都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的校園、我們的社會也將會更加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