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時,我入學的成績是年級第一名,所以在上半個學期的學習我變得很驕傲很自滿,以為自己的成績很好,所以整天翹著驕傲的小尾巴,心不在焉地學著。數學老師講的題目我總以為聽懂之后,就從耳邊一滑而過,題目只要稍一變形,我又變得不會了。我學習總是沒有主動性,如果不是爸爸在背后幫助我學習,我的成績早就一落千丈了,爸爸和老師布置的作業我總是不能不折不扣地將它圓滿地完成。
一轉眼,期中考試來臨了,我變得心虛了,考試前的幾個晚上,我開始臨時抱佛腳,手拿著從未背過的“小四門”書背著。期中考試分數下來,果真如預料中的那樣,我考得很糟糕,數學119分還可以,英語95分竟然有兩處,一開始寫得對的,后來竟然改錯了,這件事情更加說明了我的英語學得是多么地不牢固,不扎實,不然怎么也不會出現這種事呀!語文更差,當我的老師,(也是我的爸爸)報到徐碩94分,我十分震驚,難道是我的耳朵聽錯了,120分的試卷我只考了94分,我強忍著淚水接過試卷,一個個鮮紅的“×”映入了我的眼簾,都是不該錯的題目呀,我怎么考試時都像喝了“迷魂湯”一樣啊!坐在座位上的我聽著有的考95分,有的考104的,人家都是付出怎樣的汗水與努力的呀!……
坐在座位上的我發現自己最需要反省,難道平時我沒聽嗎?難道我付出的努力還不夠嗎?別人和我一樣,為什么我跟別人會有如此的差距,還不是因為我平時沒有付出汗水和努力嗎?還不是因為我平時沒有不折不扣地去完成老師與家長為我布置的作業嗎?他們那都是為了我好呀!現在我才發現我最需要的不是大量的資料,也不是家長的輔導,我最需要的是我的反省,去發現自己以前的不足,從而用自己的行動將它彌補,去改正,并認真執行爸爸給我定的計劃,每天回顧15分鐘,向著成功沖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