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眼神就這樣一點點黯淡下去,消失在無盡的雨幕里。
二
潮濕。
粘稠的水氣籠罩著這個江南的小鎮(zhèn),灰色的煙塵大塊大塊地落在行人的臉上,帶著腐爛的酸臭;空氣里彌漫著“哧啦哧啦”的響聲,像是來自遙遠河外星系的詭異文明,又像是小巷深處嘈雜的油煙聲,實際上,它是每個路人肺中痛苦的呻吟。
何離逃就從小生活在這里。這里有好多雨,卻沒有戴望舒筆下的雨巷;這里有好多有著烏黑長發(fā)的女子,但她們卻從不會穿旗袍。而何離逃又確實是其中最美麗的,當(dāng)初父母給她取了這么個名字,據(jù)說是因為希望她可以離開這里,離開他們住了一輩子的小鎮(zhèn)。
三
離開這里,煙雨城。
離逃的長大,在她的記憶里卻很少有太陽。
二十年前的煙雨城,卻是四季分明的。但這里的太陽,總是懶懶散散。春季,密密麻麻的雨絲時不時就會冒出個頭,如煙般縹緲,于是人們就喚它煙雨城。
二十年后,雨卻成了這里最后的季節(jié),即使是幾個月難得一見的太陽,也離不開了漫天的沙塵。
上了年紀的老人總是朝著西嘆氣,那是雨的起源地,在聳立的、與古城格格不入的建筑林后的,是無法理解與跨越的工廠以及其所謂“制富道路多”的思想。
四
可離逃卻不想走。
她常常在空氣里聽見另一種聲音
“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五
那些人走了,卻沒有人知道他們?yōu)槭裁醋吡恕?/p>
只有那些老人總會喃喃說:
六
“生之,德畜之,
物形之,勢成之。
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