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太傅院使存初弓麓庵,善書能詩
通太傅院使存初弓麓庵,善書能詩。清代。劉鶚。 伊誰白云庵?矯矯北山麓。天書發光怪,五色爛幽谷。梅月照溪水,霜雪見喬木。窗虛自生白,初起待朝旭。慨彼庵中人,奇姿美如玉。學道存初心,忘情淡無欲。文章發天籟,氣節動坤軸。親承紫皇詔,來往監玉局。一卷黃庭經,暇日應爛熟。
[清代]:劉鶚
伊誰白云庵?矯矯北山麓。天書發光怪,五色爛幽谷。
梅月照溪水,霜雪見喬木。窗虛自生白,初起待朝旭。
慨彼庵中人,奇姿美如玉。學道存初心,忘情淡無欲。
文章發天籟,氣節動坤軸。親承紫皇詔,來往監玉局。
一卷黃庭經,暇日應爛熟。
伊誰白雲庵?矯矯北山麓。天書發光怪,五色爛幽谷。
梅月照溪水,霜雪見喬木。窗虛自生白,初起待朝旭。
慨彼庵中人,奇姿美如玉。學道存初心,忘情淡無欲。
文章發天籟,氣節動坤軸。親承紫皇詔,來往監玉局。
一卷黃庭經,暇日應爛熟。
唐代·劉鶚的簡介
劉鶚(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說家。譜名震遠,原名孟鵬,字云摶、公約。后更名鶚,字鐵云(劉鐵云[1]),又字公約,號老殘。署名“洪都百煉生”。漢族,江蘇丹徒(今鎮江市)人,寄籍山陽(今江蘇淮安區)。劉鶚自青年時期拜從太谷學派南宗李光炘(龍川)之后,終生主張以“教養”為大綱,發展經濟生產,富而后教,養民為本的太谷學說。他一生從事實業,投資教育,為的就是能夠實現太谷學派“教養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屢敗屢戰、堅韌不拔,太谷學派的思想可以說是他的精神支柱。
...〔
? 劉鶚的詩(249篇) 〕
宋代:
趙蕃
剝啄無嗔叩戶頻,要聽論古誦詩新。
百年風雅久不作,一代典刑今有人。
剝啄無嗔叩戶頻,要聽論古誦詩新。
百年風雅久不作,一代典刑今有人。
清代:
李燧
匹練橫空日氣清,菰蒲葉戰風蕭蕭。一聲雷送太湖雨,七十二峰云擁潮。
匹練橫空日氣清,菰蒲葉戰風蕭蕭。一聲雷送太湖雨,七十二峰雲擁潮。
明代:
多炡
幾車書籍重新遷,繞架殷勤手自編。
一世蠹魚同出入,千秋鴻寶足留連。
幾車書籍重新遷,繞架殷勤手自編。
一世蠹魚同出入,千秋鴻寶足留連。
明代:
徐渭
明霞爛且都,雨歇霽霄鋪。萬國樓臺莫,孤村煙火晡。
波鱗銷琥珀,海色上珊瑚。一抹須彌翠,胭脂月鏡孤。
明霞爛且都,雨歇霽霄鋪。萬國樓臺莫,孤村煙火晡。
波鱗銷琥珀,海色上珊瑚。一抹須彌翠,胭脂月鏡孤。
宋代:
李宏
三江會合水交流,擁抱嵐光送客舟。
只與寄詩身不到,老人可是負江樓。
三江會合水交流,擁抱嵐光送客舟。
隻與寄詩身不到,老人可是負江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