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道院詩二十二首,并引 其五
浮云道院詩二十二首,并引 其五。清代。劉鶚。 生人以御物,何事隨物化?五色雙目盲,昏昏旦為夜。高處忽眼新,令我重悲詫。為塞陷天流,云開見嵩華。
[清代]:劉鶚
生人以御物,何事隨物化?五色雙目盲,昏昏旦為夜。
高處忽眼新,令我重悲詫。為塞陷天流,云開見嵩華。
生人以禦物,何事隨物化?五色雙目盲,昏昏旦為夜。
高處忽眼新,令我重悲詫。為塞陷天流,雲開見嵩華。
唐代·劉鶚的簡介
劉鶚(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說家。譜名震遠,原名孟鵬,字云摶、公約。后更名鶚,字鐵云(劉鐵云[1]),又字公約,號老殘。署名“洪都百煉生”。漢族,江蘇丹徒(今鎮江市)人,寄籍山陽(今江蘇淮安區)。劉鶚自青年時期拜從太谷學派南宗李光炘(龍川)之后,終生主張以“教養”為大綱,發展經濟生產,富而后教,養民為本的太谷學說。他一生從事實業,投資教育,為的就是能夠實現太谷學派“教養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屢敗屢戰、堅韌不拔,太谷學派的思想可以說是他的精神支柱。
...〔
? 劉鶚的詩(249篇) 〕
:
陳永正
金石公知重,閒摩暮復朝。時艱心自熱,骨立毀難銷。
奇字蟠胸得,豪懷向日饒。森森化云去,一代溉新苗。
金石公知重,閒摩暮複朝。時艱心自熱,骨立毀難銷。
奇字蟠胸得,豪懷向日饒。森森化雲去,一代溉新苗。
唐代:
齊己
又掛寒帆向錦川,木蘭舟里過殘年。自修姹姹爐中物,
擬作飄飄水上仙。三峽浪喧明月夜,萬州山到夕陽天。
來年的有荊南信,回札應緘十色箋。
又掛寒帆向錦川,木蘭舟裡過殘年。自修姹姹爐中物,
擬作飄飄水上仙。三峽浪喧明月夜,萬州山到夕陽天。
來年的有荊南信,回劄應緘十色箋。
:
孫承恩
物外乾坤別,樽前意興深。云山欣屬目,事業愧初心。
野水淡秋思,庭槐生夕陰。商歌二三子,逸響振云林。
物外乾坤別,樽前意興深。雲山欣屬目,事業愧初心。
野水淡秋思,庭槐生夕陰。商歌二三子,逸響振雲林。
明代:
于慎行
云間神闕九關開,樹杪仙輿萬乘來。霧雨蕭蕭陰輦路,松楸郁郁鎖城臺。
摐金大樂空山應,裸玉崇儀列辟陪。聞道龍衣親負土,漢家原廟不勝哀。
雲間神闕九關開,樹杪仙輿萬乘來。霧雨蕭蕭陰輦路,松楸郁郁鎖城臺。
摐金大樂空山應,裸玉崇儀列辟陪。聞道龍衣親負土,漢家原廟不勝哀。
宋代:
徐鈞
王郎百萬肆憑陵,誰集漁陽上谷兵。
一剪妖氛河北定,中興從此創基成。
王郎百萬肆憑陵,誰集漁陽上谷兵。
一剪妖氛河北定,中興從此創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