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雁蕩山
游雁蕩山。明代。高攀龍。 昔我愛邱山,名勝土夢想。去去三十年,塵事空鞅掌。茲游愜始愿,千里遂獨往。望山屢馳騖,入谷轉疑恍。仰觀秋瀑飛,頫聽潭流響。陽崖峙雄突,陰洞藏奇敞。幽尋碧澗底,遐矚紫霄上。春風蕩輕陰,百里見開朗。青丹未可圖,文翰誰能髣。棲心愿止托,回首空悵怏。勝地古今存,浮生俄頃賞。安得結茅廬,于此一偃仰。
[明代]:高攀龍
昔我愛邱山,名勝土夢想。去去三十年,塵事空鞅掌。
茲游愜始愿,千里遂獨往。望山屢馳騖,入谷轉疑恍。
仰觀秋瀑飛,頫聽潭流響。陽崖峙雄突,陰洞藏奇敞。
幽尋碧澗底,遐矚紫霄上。春風蕩輕陰,百里見開朗。
青丹未可圖,文翰誰能髣。棲心愿止托,回首空悵怏。
勝地古今存,浮生俄頃賞。安得結茅廬,于此一偃仰。
昔我愛邱山,名勝土夢想。去去三十年,塵事空鞅掌。
茲遊愜始願,千裡遂獨往。望山屢馳騖,入谷轉疑恍。
仰觀秋瀑飛,頫聽潭流響。陽崖峙雄突,陰洞藏奇敞。
幽尋碧澗底,遐矚紫霄上。春風蕩輕陰,百裡見開朗。
青丹未可圖,文翰誰能髣。棲心願止托,回首空悵怏。
勝地古今存,浮生俄頃賞。安得結茅廬,于此一偃仰。
唐代·高攀龍的簡介
高攀龍(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從,江蘇無錫人,世稱“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東林黨領袖,“東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遺書》12卷等。萬歷十七年(1589年)中進士。后遇父喪歸家守孝。天啟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龍不堪屈辱,投水自盡,時年六十四歲。崇禎初年(1628年),朝廷為高攀龍平反,贈太子太保、兵部尚書,謚“忠憲”。
...〔
? 高攀龍的詩(141篇) 〕
明代:
薛侃
元氣周九垓,時闔亦時開。波光涵萬象,耀彼山之隈。
俯視塵寰袖,高陟空中臺。引盼尼山上,千古一顏回。
元氣周九垓,時闔亦時開。波光涵萬象,耀彼山之隈。
俯視塵寰袖,高陟空中臺。引盼尼山上,千古一顔回。
宋代:
張靖
玉勒嘶風出錦城,山光野色助離情。行行莫倦神華遠,芳草連云伴去程。
玉勒嘶風出錦城,山光野色助離情。行行莫倦神華遠,芳草連雲伴去程。
宋代:
晁補之
李公素譽壓朝端,曾溯龍門鬣未乾。雖愧彭宣惟賜食,未慚貢禹亦彈冠。
李公素譽壓朝端,曾溯龍門鬣未乾。雖愧彭宣惟賜食,未慚貢禹亦彈冠。
元代:
胡奎
青青江上蒲,宛宛水中魚。楚楚東家女,盈盈樓上居。
泠泠撫瑤瑟,粲粲被羅襦。昔如昆山玉,今如濁水珠。
青青江上蒲,宛宛水中魚。楚楚東家女,盈盈樓上居。
泠泠撫瑤瑟,粲粲被羅襦。昔如昆山玉,今如濁水珠。
宋代:
釋廣聞
機不可觸,病不可醫。說黃道黑,引蔓牽枝。要見眾生不病時。
機不可觸,病不可醫。說黃道黑,引蔓牽枝。要見衆生不病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