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辛棄疾的詩 >
水龍吟(愛李延年歌、淳于髡語合為詞,庶幾高唐、神女、洛神賦之意云)
水龍吟(愛李延年歌、淳于髡語合為詞,庶幾高唐、神女、洛神賦之意云)
水龍吟(愛李延年歌、淳于髡語合為詞,庶幾高唐、神女、洛神賦之意云)。宋代。辛棄疾。 昔時曾有佳人,翩然絕世而獨立。未論一顧傾城,再顧又傾人國。寧不知其,傾城傾國,佳人難得。看行云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下、襄王側。堂上更闌燭滅。記主人、留髡送客。合尊促坐,羅襦襟解,微聞薌澤。當此之時,止乎禮義,不淫其色。但□□□□,啜其泣矣,又何嗟及。
[宋代]:辛棄疾
昔時曾有佳人,翩然絕世而獨立。未論一顧傾城,再顧又傾人國。寧不知其,傾城傾國,佳人難得。看行云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下、襄王側。
堂上更闌燭滅。記主人、留髡送客。合尊促坐,羅襦襟解,微聞薌澤。當此之時,止乎禮義,不淫其色。但□□□□,啜其泣矣,又何嗟及。
昔時曾有佳人,翩然絕世而獨立。未論一顧傾城,再顧又傾人國。甯不知其,傾城傾國,佳人難得。看行雲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下、襄王側。
堂上更闌燭滅。記主人、留髡送客。合尊促坐,羅襦襟解,微聞薌澤。當此之時,止乎禮義,不淫其色。但□□□□,啜其泣矣,又何嗟及。
唐代·辛棄疾的簡介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
? 辛棄疾的詩(792篇) 〕
:
謝晉
青蔥樹隱赤闌橋,浦溆人家望望遙。開過桃花春浪暖,閑看翡翠戲蘭苕。
青蔥樹隱赤闌橋,浦溆人家望望遙。開過桃花春浪暖,閑看翡翠戲蘭苕。
元代:
范梈
司揭本楚官,子孫以官氏。揭陽漢建侯,氏實出于史。
同源而異流,流各昧其源。泛舟在中河,安得窮昆侖?
司揭本楚官,子孫以官氏。揭陽漢建侯,氏實出于史。
同源而異流,流各昧其源。泛舟在中河,安得窮昆侖?
清代:
程云
九日易為風,凄其遠望同。碧山分雪白,黃葉變霜紅。
客夢初聞雁,鄉心久憶菘。祇今將改歲,何以謝東蒙。
九日易為風,凄其遠望同。碧山分雪白,黃葉變霜紅。
客夢初聞雁,鄉心久憶菘。祇今將改歲,何以謝東蒙。
明代:
宋琬
子夜清歌,隔簾疑在青天外。瓊簫玉管。莫把鶯喉礙。
紗帽籠頭,卸卻殘妝戴。嬌羞壞。廣場無奈。初學男兒拜。
子夜清歌,隔簾疑在青天外。瓊簫玉管。莫把鶯喉礙。
紗帽籠頭,卸卻殘妝戴。嬌羞壞。廣場無奈。初學男兒拜。
明代:
邊貢
遠拋卮酒避芳辛,靜對煙空月半輪。門掩綠苔真自逸,案堆黃卷不全貧。
非才敢竊明時位,多病愁看故里春。詩侶釣朋俱出飲,也應回憶倦游人。
遠拋卮酒避芳辛,靜對煙空月半輪。門掩綠苔真自逸,案堆黃卷不全貧。
非才敢竊明時位,多病愁看故裡春。詩侶釣朋俱出飲,也應回憶倦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