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鮮于伯機二首 其二
挽鮮于伯機二首 其二。宋代。張伯淳。 廿載論□稔,閒中屢盍簪。北來凝望眼,西□報歸音。□好空遺墨,人亡不問琴。幽明從此隔,庭樹看成陰。
[宋代]:張伯淳
廿載論□稔,閒中屢盍簪。北來凝望眼,西□報歸音。
□好空遺墨,人亡不問琴。幽明從此隔,庭樹看成陰。
廿載論□稔,閒中屢盍簪。北來凝望眼,西□報歸音。
□好空遺墨,人亡不問琴。幽明從此隔,庭樹看成陰。
唐代·張伯淳的簡介
張伯淳(1242—1302),字師道,號養(yǎng)蒙,崇德(今浙江桐鄉(xiāng))人。祖父張汝昌,官至迪功郎,與石門酒官張子修為鄰,兩家并有池館園林之勝,號東西園,結(jié)社觴詠,時稱東西二張。父張琥,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進士,累官朝議大夫、崇德開國男。與趙孟頫為中表,人物相望。張伯淳9歲舉童子科,以父蔭銓迪功郎、淮陰尉,改揚州司戶參軍。
...〔
? 張伯淳的詩(78篇) 〕
宋代:
李曾伯
此花迥絕他花,湘中不減吳中盛。疑從太華,分來岳麓,根荄玉井。炬列千紅,蓋擎萬綠,織成云錦。向壺天清暑,風(fēng)梳露洗,塵不染、香成陣。好似一番雨過,似輕鬟、晚臨妝鏡。阿環(huán)浴罷,珠橫翠亂,芳肌猶潤。載月同游,隔花共語,酒邊清興。問六郎、凝佇多時,公不飲、俗幾甚。
此花迥絕他花,湘中不減吳中盛。疑從太華,分來嶽麓,根荄玉井。炬列千紅,蓋擎萬綠,織成雲(yún)錦。向壺天清暑,風(fēng)梳露洗,塵不染、香成陣。好似一番雨過,似輕鬟、晚臨妝鏡。阿環(huán)浴罷,珠橫翠亂,芳肌猶潤。載月同遊,隔花共語,酒邊清興。問六郎、凝佇多時,公不飲、俗幾甚。
明代:
張以寧
今代高人張師夔,繭紙畫出紫陽詩。青山娟娟洗宿霧,綠樹粲粲含朝曦。
孤篷高卷在沙腳,一叟獨坐閒支頤。返思前夜風(fēng)雨惡,滿蓑白雨飛淋漓。
今代高人張師夔,繭紙畫出紫陽詩。青山娟娟洗宿霧,綠樹粲粲含朝曦。
孤篷高卷在沙腳,一叟獨坐閒支頤。返思前夜風(fēng)雨惡,滿蓑白雨飛淋漓。
宋代:
釋行鞏
領(lǐng)得溈山笑里刀,方知不枉到明招。
元來樹倒藤枯后,了得三年五載燒。
領(lǐng)得溈山笑裡刀,方知不枉到明招。
元來樹倒藤枯後,了得三年五載燒。
:
熊盛元
片魂終日繞禪扉,霧密空嗟燭影微。詩海波頹惟獨嘯,霜天月死竟安歸?
梅猶未坼知春遠,路欲重尋與世違。猛憶山中泉水澈,倚窗閑檢遂初衣。
片魂終日繞禪扉,霧密空嗟燭影微。詩海波頹惟獨嘯,霜天月死竟安歸?
梅猶未坼知春遠,路欲重尋與世違。猛憶山中泉水澈,倚窗閑檢遂初衣。
:
陳登
龍河花下送師歸,吳楚千峰一錫飛。到日親朋如借問,鄉(xiāng)心迢遞宦情微。
龍河花下送師歸,吳楚千峰一錫飛。到日親朋如借問,鄉(xiāng)心迢遞宦情微。
宋代:
李震
片云遠隔五羊城,白足高僧事事清。吟對梅花看月色,坐題桐葉聽秋聲。
一塵不及人間跡,萬慮都忘物外情。賣卻床頭琴與劍,幾回相見話生平。
片雲(yún)遠隔五羊城,白足高僧事事清。吟對梅花看月色,坐題桐葉聽秋聲。
一塵不及人間跡,萬慮都忘物外情。賣卻床頭琴與劍,幾回相見話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