甑山
甑山。宋代。趙友直。 湖心一凸起金巒,舉目渾如甑底看。偃月蒼松多少松,敲風翠竹兩三竿。石頭苔蘚痕常濕,葉底楊梅味帶酸。誰學林君來結屋,風光應不讓孤山。
[宋代]:趙友直
湖心一凸起金巒,舉目渾如甑底看。
偃月蒼松多少松,敲風翠竹兩三竿。
石頭苔蘚痕常濕,葉底楊梅味帶酸。
誰學林君來結屋,風光應不讓孤山。
湖心一凸起金巒,舉目渾如甑底看。
偃月蒼松多少松,敲風翠竹兩三竿。
石頭苔蘚痕常濕,葉底楊梅味帶酸。
誰學林君來結屋,風光應不讓孤山。
唐代·趙友直的簡介
趙友直,字益之,號蘭洲,上虞(今浙江上虞東南)人。良坡子。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與祖必蒸、父良坡同登進士第,授桐川簿、遷知縣事。帝炳祥興元年(一二七八),父于廣州抗元死難,友直冒死輿尸歸葬,后隱居眠牛山,自號牛山子,學者稱師干先生。事見清乾隆《紹興府志》卷三一、五五,光緒《上虞縣志校續》卷七。 趙友直詩,據清道光本《歷朝上虞詩集》所錄,編為一卷。
...〔
? 趙友直的詩(72篇) 〕
清代:
陶在銘
粗官濫吹易三年,回首春風入境天。芳草一畦黃犢雨,晴波干頃白鷗煙。
清時桴鼓聲都歇,野老衣冠望若仙。不信南朝金粉地,桑麻雞犬獨翛然。
粗官濫吹易三年,回首春風入境天。芳草一畦黃犢雨,晴波幹頃白鷗煙。
清時桴鼓聲都歇,野老衣冠望若仙。不信南朝金粉地,桑麻雞犬獨翛然。
宋代:
華岳
十頃平湖一簇山,湖山佳處著朱闌。
分階草色迎春綠,漱石泉聲入夜寒。
十頃平湖一簇山,湖山佳處著朱闌。
分階草色迎春綠,漱石泉聲入夜寒。
明代:
陳鎰
亂世艱難寄此身,暮年食蓼有馀辛。一春勝事成虛擲,空憶蘭亭王右軍。
亂世艱難寄此身,暮年食蓼有馀辛。一春勝事成虛擲,空憶蘭亭王右軍。
宋代:
曾鞏
遠民歌舞戴升平,碧閣朱樓照眼明。
鄉饌雨余收白蕈,客樽秋后對紅英。
遠民歌舞戴升平,碧閣朱樓照眼明。
鄉饌雨餘收白蕈,客樽秋後對紅英。
清代:
延君壽
煙散前林霽,茅檐罷午炊。雨多收稼晚,鴉亂定巢遲。
糝米田家飯,《豳風》壁上詩。愿將歸隱意,說與牧羊兒。
煙散前林霽,茅檐罷午炊。雨多收稼晚,鴉亂定巢遲。
糝米田家飯,《豳風》壁上詩。願將歸隱意,說與牧羊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