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間世真賢出
水調歌頭·間世真賢出。宋代。韓玉。 間世真賢出,吉夢兆維熊。玉麟天上謫見,幃薄貫長虹。追念當年籌算,封魏封留勛業,千古事攸同。語云仁者壽,何必喻喬松。嗣天子,乘九五,馭飛龍。分麾契符閫外,憑倚定寰中。由是天才英縱,散入樞庭閑暇,談笑撫兵戎。佇看驕虜靜,金鼎篆元功。
[宋代]:韓玉
間世真賢出,吉夢兆維熊。玉麟天上謫見,幃薄貫長虹。追念當年籌算,封魏封留勛業,千古事攸同。語云仁者壽,何必喻喬松。嗣天子,乘九五,馭飛龍。分麾契符閫外,憑倚定寰中。由是天才英縱,散入樞庭閑暇,談笑撫兵戎。佇看驕虜靜,金鼎篆元功。
間世真賢出,吉夢兆維熊。玉麟天上謫見,幃薄貫長虹。追念當年籌算,封魏封留勳業,千古事攸同。語雲仁者壽,何必喻喬松。嗣天子,乘九五,馭飛龍。分麾契符閫外,憑倚定寰中。由是天才英縱,散入樞庭閑暇,談笑撫兵戎。佇看驕虜靜,金鼎篆元功。
唐代·韓玉的簡介
韓玉,字溫甫,南宋詞人,韓玉本金人,紹興初挈家南渡。毛晉刻入六十家詞,稱其雖與康與之、辛棄疾唱和,相去如苧蘿、無鹽。著有《東浦詞》,世人又稱其“韓東浦”。王國維 《人間詞話》中認為他與辛棄疾詞開北曲四聲通押之祖:“稼軒《賀新郎》······與韓玉《東浦詞·賀新郎》以“玉”、“曲”葉“注”、“女”,《卜算子》以“夜”、“謝”葉“節”、“月”,已開北曲四聲通押之祖。”
...〔
? 韓玉的詩(35篇) 〕
唐代:
韓熙載
仆本江北人,今作江南客。再去江北游,舉目無相識。
金風吹我寒,秋月為誰白。不如歸去來,江南有人憶。
未到故鄉時,將為故鄉好。及至親得歸,爭如身不到。
仆本江北人,今作江南客。再去江北遊,舉目無相識。
金風吹我寒,秋月為誰白。不如歸去來,江南有人憶。
未到故鄉時,將為故鄉好。及至親得歸,爭如身不到。
明代:
宋琬
曾向車中看璧人。金丸珠勒冶城春。只今老作青溪長,猶是當時折角巾。
姿卓犖、骨嶙峋。畫師摩詰是前身。知君埋照饒深意,新筑糟丘號酒民。
曾向車中看璧人。金丸珠勒冶城春。隻今老作青溪長,猶是當時折角巾。
姿卓犖、骨嶙峋。畫師摩詰是前身。知君埋照饒深意,新築糟丘號酒民。
兩漢:
佚名
全似丹青揾染成。更將何物斗輕盈。雪因舞態羞頻下,云為歌聲不忍行。
螺髻小,鳳鞋輕。天邊斗柄又斜橫。水晶庭柱琉璃帳,客去同誰看月明。
全似丹青揾染成。更將何物鬥輕盈。雪因舞態羞頻下,雲為歌聲不忍行。
螺髻小,鳳鞋輕。天邊鬥柄又斜橫。水晶庭柱琉璃帳,客去同誰看月明。
宋代:
韋驤
引髭聊試頗安然,正好憑依學坐禪。兒女環觀齊指笑,朱顏猶未怯雙蓮。
引髭聊試頗安然,正好憑依學坐禪。兒女環觀齊指笑,朱顔猶未怯雙蓮。
清代:
姚燮
桃葉無家,楊花同命,一十六春如夢。漢碧紗欞煙蘚滿,抹上秋痕無縫。
當年橫燭倚簫,咽露凄聲,能教抱柳纖蟬恐。不信弱蘭風悴,韶華虛哄。
桃葉無家,楊花同命,一十六春如夢。漢碧紗欞煙蘚滿,抹上秋痕無縫。
當年橫燭倚簫,咽露凄聲,能教抱柳纖蟬恐。不信弱蘭風悴,韶華虛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