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魚過河泣
枯魚過河泣。唐代。李白。 白龍改常服,偶被豫且制。誰使爾為魚,徒勞訴天帝。作書報鯨鯢,勿恃風濤勢。濤落歸泥沙,翻遭螻蟻噬。萬乘慎出入,柏人以為識。
[唐代]:李白
白龍改常服,偶被豫且制。
誰使爾為魚,徒勞訴天帝。
作書報鯨鯢,勿恃風濤勢。
濤落歸泥沙,翻遭螻蟻噬。
萬乘慎出入,柏人以為識。
白龍改常服,偶被豫且制。
誰使爾為魚,徒勞訴天帝。
作書報鯨鯢,勿恃風濤勢。
濤落歸泥沙,翻遭螻蟻噬。
萬乘慎出入,柏人以為識。
譯文
白龍改換常服,變化為魚,被漁翁豫且制服。
白龍上天投訴,天帝說:誰叫你變化為魚?現在來告狀有什么意義?
白龍作書報告鯨鯢,千萬別恃風濤之勢上岸。
海濤落下,終歸泥沙,翻遭螻蟻小蟲嚼噬。
萬乘之尊出入宜謹慎,應該以柏人為皇帝行止戒備的典故而提高認識。
注釋
⑴《枯魚過河泣》為雜曲歌辭。李白擬作,以天子微行為戒。
⑵“白龍”四句:據劉向《說苑》引伍子胥諫吳王語。白龍入淵化為魚,為漁人豫且射中其目。白龍訴諸天帝。天帝問當時何形,答言化為魚。天帝以為漁人無罪,過在白龍化魚。
⑶“作書”四句:《莊子·桑更》:吞舟之魚,碭而失水,則螻蟻能苦之。喻人君失去侍衛,即處危境。
⑷“柏人”句:《史記·張耳陳余列傳》:漢八年,上從東垣還,過趙,貫高等乃壁人柏人(于柏人縣館舍壁中藏人欲行弒),要之置廁。上過欲宿,心動,問曰:“縣名為何?”曰:“柏人。”“柏人者,迫于人也!”不宿而去。“識”,一作“誡”。
唐代·李白的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 李白的詩(963篇) 〕
:
傅子馀
赤日杲杲行方中,須臾大火燒長空。海涯七月天如沸,獨有此地神所鐘。
二子高步將誰同,四山歷歷無奇峰。乃從高處望鄉國,亦思絕頂摩神宮。
赤日杲杲行方中,須臾大火燒長空。海涯七月天如沸,獨有此地神所鐘。
二子高步將誰同,四山曆曆無奇峰。乃從高處望鄉國,亦思絕頂摩神宮。
宋代:
周文璞
久知靈境無緣到,今被春風引得來。
上帝殿頭聞雨過,仙人石面欠花開。
久知靈境無緣到,今被春風引得來。
上帝殿頭聞雨過,仙人石面欠花開。
魏晉:
支遁
靖一潛蓬廬,愔愔詠初九。廣漠排林筱,流飆灑隙牖。
從容遐想逸,采藥登祟阜。崎嶇升千尋,蕭條臨萬畝。
靖一潛蓬廬,愔愔詠初九。廣漠排林筱,流飆灑隙牖。
從容遐想逸,采藥登祟阜。崎嶇升千尋,蕭條臨萬畝。
明代:
郭之奇
蒼屏九疊盡飛榮,風雨千巖欲怒鳴。泉石初開天籟發,水山相雜大文生。
每乘清氣陰陽御,漸出光華人世迎。不是銀河天際落,峰頭那得掛長庚。
蒼屏九疊盡飛榮,風雨千巖欲怒鳴。泉石初開天籟發,水山相雜大文生。
每乘清氣陰陽禦,漸出光華人世迎。不是銀河天際落,峰頭那得掛長庚。
宋代:
戴表元
硯山山下小於菟,文彩斕斑今亦無。
一塢亂云濃似漆,春風吹夢過西湖。
硯山山下小於菟,文彩斕斑今亦無。
一塢亂雲濃似漆,春風吹夢過西湖。
宋代:
司馬光
澹泊輕云寒不收,未成春雨只添愁。
風煙寂寞幾何限,盡入憑高一雨眸。
澹泊輕雲寒不收,未成春雨隻添愁。
風煙寂寞幾何限,盡入憑高一雨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