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廬山
游廬山。魏晉。慧遠。 崇巖吐氣清,幽岫棲神跡。希聲奏群籟,響出山溜滴。有客獨冥游,逕然忘所適。揮手撫云門,靈關安足辟?流心叩玄扃,感至理弗隔。孰是騰九霄,不奮沖天翮。妙同趣自均,一悟超三益。
[魏晉]:慧遠
崇巖吐氣清,幽岫棲神跡。
希聲奏群籟,響出山溜滴。
有客獨冥游,逕然忘所適。
揮手撫云門,靈關安足辟?流心叩玄扃,感至理弗隔。
孰是騰九霄,不奮沖天翮。
妙同趣自均,一悟超三益。
崇巖吐氣清,幽岫棲神跡。
希聲奏群籟,響出山溜滴。
有客獨冥遊,逕然忘所適。
揮手撫雲門,靈關安足辟?流心叩玄扃,感至理弗隔。
孰是騰九霄,不奮沖天翮。
妙同趣自均,一悟超三益。
唐代·慧遠的簡介
(334—416)東晉僧。雁門樓煩人,俗姓賈。幼好學,博綜六經,尤善老莊。年二十一,師從道安,精般若性空之學。晉孝武帝太元六年入廬山,結廬講學。又建蓮社,倡彌陀凈土法門,卜居三十余年,足不出山。后人尊為凈土宗初祖。撰有《沙門不敬王者論》等。
...〔
? 慧遠的詩(4篇) 〕
唐代:
蘇颋
在昔堯舜禹,遺塵成典謨。圣皇東巡狩,況乃經此都。
樓觀紛迤邐,河山幾縈紆。緬懷祖宗業,相繼文武圖。
尚德既無險,觀風諒有孚。豈如汾水上,簫鼓事游娛。
在昔堯舜禹,遺塵成典謨。聖皇東巡狩,況乃經此都。
樓觀紛迤邐,河山幾縈紆。緬懷祖宗業,相繼文武圖。
尚德既無險,觀風諒有孚。豈如汾水上,簫鼓事遊娛。
:
董紀
始終情意兩蹉跎,離恨雖多話亦多。只有茜溪溪上月,照人一直到寬河。
始終情意兩蹉跎,離恨雖多話亦多。隻有茜溪溪上月,照人一直到寬河。
元代:
方回
我家黃山百里遠,兩峰插天翠如剪。
歸心久落故溪云,柁轉不由船不轉。
我家黃山百裡遠,兩峰插天翠如剪。
歸心久落故溪雲,柁轉不由船不轉。
宋代:
楊萬里
節物催人又一年,銀花蓮炬照金尊。
麝鎚官樣陪公讌,粉繭卿風憶故園。
節物催人又一年,銀花蓮炬照金尊。
麝鎚官樣陪公讌,粉繭卿風憶故園。
宋代:
張擴
孤山山下苔痕滑,翠竹扶疏水方折。靚妝無數招不應,曾與先生護名節。
即今湖上荊棘滿,誰見穿林度飛雪。道傍數本忽照眼,所喜風流未中絕。
孤山山下苔痕滑,翠竹扶疏水方折。靚妝無數招不應,曾與先生護名節。
即今湖上荊棘滿,誰見穿林度飛雪。道傍數本忽照眼,所喜風流未中絕。
:
趙文漪
離火由來虛在中。萬方多難獨從容。金人十二何勞鑄,偃武修文仗乃翁。
游六藝,列三公。童顏皓首傲爐峰。歲除弟子南荒到,好獻屠蘇酒一盅。
離火由來虛在中。萬方多難獨從容。金人十二何勞鑄,偃武修文仗乃翁。
遊六藝,列三公。童顔皓首傲爐峰。歲除弟子南荒到,好獻屠蘇酒一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