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韓羲仲主簿古巖韻
和韓羲仲主簿古巖韻。宋代。李呂。 君不見版筑當年胥靡徒,貌象忽與帝夢符。臥龍抱膝吟梁哺,霸主不憚三顧廬。又不見形模苦遭婦女笑,袖手不解世俗書。碧山幽棲載典籍,銀魚焚棄甘林居。出處雖云蘭菊異,道則一貫無二途。要之窮通有定分,所學豈以世俗拘。一旦風云合際會,坐令四海如唐虞。不用山林并容爾,胸中經濟常自如。世間余子真碌碌,得失交病言囁嚅。生前雅志一飽足,趨時嫵媚忘遠圖。夫君承平相家子,典刑自與今人殊。青春已負老成器,白日兀坐圣賢俱。腹笥兼收線五色,準擬補袞膺時須。豹變要是有毛質,鵬飛九萬看摶扶。古巖風月鎮長好,請著斯名鑱座隅。
[宋代]:李呂
君不見版筑當年胥靡徒,貌象忽與帝夢符。
臥龍抱膝吟梁哺,霸主不憚三顧廬。
又不見形模苦遭婦女笑,袖手不解世俗書。
碧山幽棲載典籍,銀魚焚棄甘林居。
出處雖云蘭菊異,道則一貫無二途。
要之窮通有定分,所學豈以世俗拘。
一旦風云合際會,坐令四海如唐虞。
不用山林并容爾,胸中經濟常自如。
世間余子真碌碌,得失交病言囁嚅。
生前雅志一飽足,趨時嫵媚忘遠圖。
夫君承平相家子,典刑自與今人殊。
青春已負老成器,白日兀坐圣賢俱。
腹笥兼收線五色,準擬補袞膺時須。
豹變要是有毛質,鵬飛九萬看摶扶。
古巖風月鎮長好,請著斯名鑱座隅。
君不見版築當年胥靡徒,貌象忽與帝夢符。
臥龍抱膝吟梁哺,霸主不憚三顧廬。
又不見形模苦遭婦女笑,袖手不解世俗書。
碧山幽棲載典籍,銀魚焚棄甘林居。
出處雖雲蘭菊異,道則一貫無二途。
要之窮通有定分,所學豈以世俗拘。
一旦風雲合際會,坐令四海如唐虞。
不用山林并容爾,胸中經濟常自如。
世間餘子真碌碌,得失交病言囁嚅。
生前雅志一飽足,趨時嫵媚忘遠圖。
夫君承平相家子,典刑自與今人殊。
青春已負老成器,白日兀坐聖賢俱。
腹笥兼收線五色,準擬補袞膺時須。
豹變要是有毛質,鵬飛九萬看摶扶。
古巖風月鎮長好,請著斯名鑱座隅。
唐代·李呂的簡介
李呂,字濱老,一字東老,邵武軍光澤人。生于宋徽宗宣和四年,卒于寧宗慶元四年,年七十七歲。端莊自重,記誦過人。年四十,即棄科舉。好治易,尤留意通鑒。教人循循善誘,常聚族百人,昕夕擊鼓,聚眾致禮享堂,不以寒暑廢。呂著有《澹軒集》十五卷,《國史經籍志》傳于世。
...〔
? 李呂的詩(224篇) 〕
宋代:
傅察
鵬飛初不礙蒿蓬,自擬歸休慕仲翁。
況有仙姿標洞府,泠然御寇已乘風。
鵬飛初不礙蒿蓬,自擬歸休慕仲翁。
況有仙姿標洞府,泠然禦寇已乘風。
近代:
陳方恪
意氣拿云憶昔年。當筵借箸畫山川。功名欹枕看飛鳶。
草檄未成憎命達,酬恩何計受人憐。一龕云臥送華顛。
意氣拿雲憶昔年。當筵借箸畫山川。功名欹枕看飛鳶。
草檄未成憎命達,酬恩何計受人憐。一龕雲臥送華顛。
:
韓雍
十月江南天未霜,蒙茸野薺滿園荒。旋呼童子尋根摘,便付庖人入鼎嘗。
薦酒漫誇蒲筍懶,調羹殊勝韭芽香。居閒茹美皆君賜,補報無能感意長。
十月江南天未霜,蒙茸野薺滿園荒。旋呼童子尋根摘,便付庖人入鼎嘗。
薦酒漫誇蒲筍懶,調羹殊勝韭芽香。居閒茹美皆君賜,補報無能感意長。
唐代:
白居易
征途行色慘風煙,祖帳離聲咽管弦。翠黛不須留五馬,
皇恩只許住三年。綠藤陰下鋪歌席,紅藕花中泊妓船。
處處回頭盡堪戀,就中難別是湖邊。
征途行色慘風煙,祖帳離聲咽管弦。翠黛不須留五馬,
皇恩隻許住三年。綠藤陰下鋪歌席,紅藕花中泊妓船。
處處回頭盡堪戀,就中難別是湖邊。
:
黃克晦
薄暮登城暑氣微,風含睥睨欲沾衣。
青山滿目慚高隱,白發盈頭愛落暉。
薄暮登城暑氣微,風含睥睨欲沾衣。
青山滿目慚高隱,白發盈頭愛落暉。
明代:
何鞏道
未得理歸棹,還棲江上樓。鐘疏遙隔水,寒淺尚疑秋。
月色從今滿,江聲自古流。夜烏啼不住,知是宿城頭。
未得理歸棹,還棲江上樓。鐘疏遙隔水,寒淺尚疑秋。
月色從今滿,江聲自古流。夜烏啼不住,知是宿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