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縷曲(用稼軒韻作)
金縷曲(用稼軒韻作)。宋代。劉將孫。 我老無能矣。嘆人生、得開笑口,一年閑幾。去景悠悠如有待,白發(fā)已非春事。便一笑、何曾是喜。我本漁樵孟諸野,向舉家、盡嘆今如是,空自苦,有誰似。堆堆獨坐文書里。是無能、愛閑愛靜,清時有味。出處古今無真是,往往君言有理??慈帘?、后來鋒起。漢晉唐虞一杯水,只魯連、猶未知之耳。況碌碌,共余子。
[宋代]:劉將孫
我老無能矣。嘆人生、得開笑口,一年閑幾。去景悠悠如有待,白發(fā)已非春事。便一笑、何曾是喜。我本漁樵孟諸野,向舉家、盡嘆今如是,空自苦,有誰似。
堆堆獨坐文書里。是無能、愛閑愛靜,清時有味。出處古今無真是,往往君言有理??慈帘?、后來鋒起。漢晉唐虞一杯水,只魯連、猶未知之耳。況碌碌,共余子。
我老無能矣。歎人生、得開笑口,一年閑幾。去景悠悠如有待,白發(fā)已非春事。便一笑、何曾是喜。我本漁樵孟諸野,向舉家、盡歎今如是,空自苦,有誰似。
堆堆獨坐文書裡。是無能、愛閑愛靜,清時有味。出處古今無真是,往往君言有理??慈帘?、後來鋒起。漢晉唐虞一杯水,隻魯連、猶未知之耳。況碌碌,共餘子。
唐代·劉將孫的簡介
劉將孫(1257—?)字尚友,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劉辰翁之子。嘗為延平教官、臨江書院山長。事跡見《新元史。劉辰翁傳》。有《養(yǎng)吾齋集》四十卷,久佚。《四庫總目提要》云:“將孫以文名于宋末,濡染家學(xué),頗習(xí)父風(fēng),故當(dāng)時有小須之目?!薄稄櫞鍏矔份嬘小娥B(yǎng)吾齋詩馀》一卷。
...〔
? 劉將孫的詩(27篇) 〕
清代:
瑞元
船從京口渡,水向海門流。島嶼一篝火,芙蓉三面樓。
潮隨明月上,山入大江浮?;厥作佚g事,金焦同日游。
船從京口渡,水向海門流。島嶼一篝火,芙蓉三面樓。
潮隨明月上,山入大江浮?;厥作佚g事,金焦同日遊。
清代:
朱鐘
遠(yuǎn)煙畫山色,作意媚新晴。不盡郭西路,有時花里行。
水春交樹影,村午聚雞聲。小借茅亭坐,溪田看耦耕。
遠(yuǎn)煙畫山色,作意媚新晴。不盡郭西路,有時花裡行。
水春交樹影,村午聚雞聲。小借茅亭坐,溪田看耦耕。
:
弘歷
平生山水心,勝地輒留詠。虛軒愜遠(yuǎn)寄,萬象供臨憑。
嵐靄朝夕變,峰巒前后映。秀是圖畫體,貞為松柏性。
平生山水心,勝地輒留詠。虛軒愜遠(yuǎn)寄,萬象供臨憑。
嵐靄朝夕變,峰巒前後映。秀是圖畫體,貞為松柏性。
唐代:
康有為
國土同孤注,君王類置棋。金輪篡唐日,叔帶亂周時。
弧眼哀褒姒,衣冠孰柬之。人謀雖欲盜,天命豈能違。
國土同孤注,君王類置棋。金輪篡唐日,叔帶亂周時。
弧眼哀褒姒,衣冠孰柬之。人謀雖欲盜,天命豈能違。
宋代:
張擴(kuò)
孤山山下苔痕滑,翠竹扶疏水方折。靚妝無數(shù)招不應(yīng),曾與先生護(hù)名節(jié)。
即今湖上荊棘滿,誰見穿林度飛雪。道傍數(shù)本忽照眼,所喜風(fēng)流未中絕。
孤山山下苔痕滑,翠竹扶疏水方折。靚妝無數(shù)招不應(yīng),曾與先生護(hù)名節(jié)。
即今湖上荊棘滿,誰見穿林度飛雪。道傍數(shù)本忽照眼,所喜風(fēng)流未中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