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董傳
送董傳。宋代。王安石。 悠悠隴頭水,日夜向西流。行路未云已,歸人空復(fù)愁。文章合用世,顏發(fā)未驚秋。一聽秦聲罷,還來上國游。
[宋代]:王安石
悠悠隴頭水,日夜向西流。
行路未云已,歸人空復(fù)愁。
文章合用世,顏發(fā)未驚秋。
一聽秦聲罷,還來上國游。
悠悠隴頭水,日夜向西流。
行路未雲(yún)已,歸人空複愁。
文章合用世,顔發(fā)未驚秋。
一聽秦聲罷,還來上國遊。
唐代·王安石的簡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qū)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xué)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fēng)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
? 王安石的詩(1607篇) 〕
唐代:
徐夤
城上寒來思莫窮,土囊萍末兩難同。飄成遠(yuǎn)浪江湖際,
吹起暮塵京洛中。飛雪蕭條殘臘節(jié),落花狼藉古行宮。
春能和煦秋搖落,生殺還同造化功。
城上寒來思莫窮,土囊萍末兩難同。飄成遠(yuǎn)浪江湖際,
吹起暮塵京洛中。飛雪蕭條殘臘節(jié),落花狼藉古行宮。
春能和煦秋搖落,生殺還同造化功。
明代:
霍與瑕
樓船出京口,晨潮來東海。望望懷中人,滄洲隔煙靄。
春風(fēng)吹短簫,棹歌聲遠(yuǎn)遙。棹歌自西上,思心隨落潮。
樓船出京口,晨潮來東海。望望懷中人,滄洲隔煙靄。
春風(fēng)吹短簫,棹歌聲遠(yuǎn)遙。棹歌自西上,思心隨落潮。
:
羅欽順
佳麗蕪湖縣,千年拱帝京。樹連淮浦碧,江逐海潮平。
天地容疏拙,風(fēng)波托死生。不將詩句覓,對景若為情。
佳麗蕪湖縣,千年拱帝京。樹連淮浦碧,江逐海潮平。
天地容疏拙,風(fēng)波托死生。不將詩句覓,對景若為情。
清代:
延君壽
煙散前林霽,茅檐罷午炊。雨多收稼晚,鴉亂定巢遲。
糝米田家飯,《豳風(fēng)》壁上詩。愿將歸隱意,說與牧羊兒。
煙散前林霽,茅檐罷午炊。雨多收稼晚,鴉亂定巢遲。
糝米田家飯,《豳風(fēng)》壁上詩。願將歸隱意,說與牧羊兒。
明代:
鄧云霄
冊子澄霜?dú)猓亟救~紛。灘牙寒噴雪,巖腹暖蒸云。
處處逢漁父,行行入鹿群。誰言方外吏,尚愧北山文。
冊子澄霜?dú)猓亟救~紛。灘牙寒噴雪,巖腹暖蒸雲(yún)。
處處逢漁父,行行入鹿群。誰言方外吏,尚愧北山文。
唐代:
龐蘊(yùn)
行學(xué)非真道,徒勞神與軀。千里尋月影,終是枉工夫。
不悟緣聲色,當(dāng)今學(xué)者疏。但看起滅處,此個是真如。
行學(xué)非真道,徒勞神與軀。千裡尋月影,終是枉工夫。
不悟緣聲色,當(dāng)今學(xué)者疏。但看起滅處,此個是真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