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卷
別卷。明代。黎貞。 生遇文明日,盛治際陶唐。文德敷何廣,聲教浹南邦。仁風蕩六合,化雨周八荒。郁郁儒者流,冠蓋爛相望。致君登三五,措國逾周商。遂令瘴海涯,美如中州鄉。弦歌歡閭里,比屋翰墨芳。挺挺云巖子,獨步隋岡陽。種學心汲汲,積文思皇皇。攜書不憚遠,跋涉經潮瀧。結我金蘭契,義比古范張。為啟暗室戶,昭以道德光。鳶魚熟涵泳,墳典精考詳。短檠燭風雨,深夜思瑯瑯。猿鶴馴且樂,魑魅走復僵。嗜義若膾炙,去惡猶探湯。簣土山峨峨,汲井泉汪汪。西活源頭盡,東注流派長。一夜霜風急,歸心動南窗。河梁悲握手,系馬無長楊。一闋梅花調,幾酌琥珀觴。人是南陽葛,韜韞北海姜。嶄巖養頭角,暫向南山旁。澤霧虎豹變,蔚若文日章。青云在平地,千里來飛黃。去去三徑里,陶令菊正香。摘花把尊酒,一洗別離傷。還思切偲處,落月滿屋梁。
[明代]:黎貞
生遇文明日,盛治際陶唐。文德敷何廣,聲教浹南邦。
仁風蕩六合,化雨周八荒。郁郁儒者流,冠蓋爛相望。
致君登三五,措國逾周商。遂令瘴海涯,美如中州鄉。
弦歌歡閭里,比屋翰墨芳。挺挺云巖子,獨步隋岡陽。
種學心汲汲,積文思皇皇。攜書不憚遠,跋涉經潮瀧。
結我金蘭契,義比古范張。為啟暗室戶,昭以道德光。
鳶魚熟涵泳,墳典精考詳。短檠燭風雨,深夜思瑯瑯。
猿鶴馴且樂,魑魅走復僵。嗜義若膾炙,去惡猶探湯。
簣土山峨峨,汲井泉汪汪。西活源頭盡,東注流派長。
一夜霜風急,歸心動南窗。河梁悲握手,系馬無長楊。
一闋梅花調,幾酌琥珀觴。人是南陽葛,韜韞北海姜。
嶄巖養頭角,暫向南山旁。澤霧虎豹變,蔚若文日章。
青云在平地,千里來飛黃。去去三徑里,陶令菊正香。
摘花把尊酒,一洗別離傷。還思切偲處,落月滿屋梁。
生遇文明日,盛治際陶唐。文德敷何廣,聲教浹南邦。
仁風蕩六合,化雨周八荒。郁郁儒者流,冠蓋爛相望。
緻君登三五,措國逾周商。遂令瘴海涯,美如中州鄉。
弦歌歡閭裡,比屋翰墨芳。挺挺雲巖子,獨步隋岡陽。
種學心汲汲,積文思皇皇。攜書不憚遠,跋涉經潮瀧。
結我金蘭契,義比古範張。為啟暗室戶,昭以道德光。
鳶魚熟涵泳,墳典精考詳。短檠燭風雨,深夜思瑯瑯。
猿鶴馴且樂,魑魅走複僵。嗜義若膾炙,去惡猶探湯。
簣土山峨峨,汲井泉汪汪。西活源頭盡,東注流派長。
一夜霜風急,歸心動南窗。河梁悲握手,系馬無長楊。
一闋梅花調,幾酌琥珀觴。人是南陽葛,韜韞北海姜。
嶄巖養頭角,暫向南山旁。澤霧虎豹變,蔚若文日章。
青雲在平地,千裡來飛黃。去去三徑裡,陶令菊正香。
摘花把尊酒,一洗別離傷。還思切偲處,落月滿屋梁。
唐代·黎貞的簡介
廣東新會人,字彥晦,號陶陶生、秫坡。元末從孫蕡學。為人坦蕩不羈,以詩酒自放。洪武初,署本縣訓導。坐事戍遼東。時孫蕡亦戍遼東,坐藍玉黨被殺,為斂葬之。歷十八年,放還。卒年五十九。有《秫坡集》、《古今一覽》。
...〔
? 黎貞的詩(231篇) 〕
明代:
陸深
粉痕香暈雨初乾,惆悵芳心怯曉寒。憶向小樓吹鐵笛,湘簾十二捲朱闌。
粉痕香暈雨初乾,惆悵芳心怯曉寒。憶向小樓吹鐵笛,湘簾十二捲朱闌。
明代:
唐順之
禪宮舊枕清湖曲,與客尋幽試共登。獨樹春深初著蕊,空山行遍不逢僧。
臺荒曾與施烏食,城化徒聞駐鹿乘。惟有松房明月影,夫年長似為然燈。
禪宮舊枕清湖曲,與客尋幽試共登。獨樹春深初著蕊,空山行遍不逢僧。
臺荒曾與施烏食,城化徒聞駐鹿乘。惟有松房明月影,夫年長似為然燈。
元代:
劉詵
七月今年涼氣高,墻東古木夜蕭騷。孤城殘月角初動,野屋秋風雞亂號。
萬事惟馀雙短鬢,百齡須用幾綈袍。故人莫薦揚雄賦,衰老難勝執戟勞。
七月今年涼氣高,牆東古木夜蕭騷。孤城殘月角初動,野屋秋風雞亂號。
萬事惟馀雙短鬢,百齡須用幾綈袍。故人莫薦揚雄賦,衰老難勝執戟勞。
清代:
司炳煃
張君好游復好奇,逍遙不受名利羈。東行泰岱西咸池,凌跨三湘吊九嶷。
繭足不遺蠻與夷,直到吾黔羅甸之邊陲。紅崖山石如猊獅,紅崖文字如龍夔。
張君好遊複好奇,逍遙不受名利羈。東行泰岱西鹹池,淩跨三湘吊九嶷。
繭足不遺蠻與夷,直到吾黔羅甸之邊陲。紅崖山石如猊獅,紅崖文字如龍夔。
:
王洪
碧嶂丹崖瀉不停,翠微云凈轉分明。春風不散空中影,夜月偏聞樹底聲。
內苑分來瑤草合,御橋流出鳳池平。仙源信與人間別,歲歲年年長自清。
碧嶂丹崖瀉不停,翠微雲淨轉分明。春風不散空中影,夜月偏聞樹底聲。
內苑分來瑤草合,禦橋流出鳳池平。仙源信與人間別,歲歲年年長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