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一徹二公再參無際和尚
送一徹二公再參無際和尚。宋代。釋廣聞。 兩公未見無際前,謂從本有成話墮。兩公既見無際后,謂是不同成兩個。明知見與未見時,蒼龍終不澄潭臥。云巖晚歸玲瓏巖,老兒家有彌天禍。口皮邊禪慣賣弄,動輒引人入荒草。不知兩公竟何意,春風又問東南道。貧思舊債濟北驢,再欲一頓憨作么。當時失卻一只眼,賦過關門夾山老。后三十年有話在,珍重此行休放過。
[宋代]:釋廣聞
兩公未見無際前,謂從本有成話墮。兩公既見無際后,謂是不同成兩個。
明知見與未見時,蒼龍終不澄潭臥。云巖晚歸玲瓏巖,老兒家有彌天禍。
口皮邊禪慣賣弄,動輒引人入荒草。不知兩公竟何意,春風又問東南道。
貧思舊債濟北驢,再欲一頓憨作么。當時失卻一只眼,賦過關門夾山老。
后三十年有話在,珍重此行休放過。
兩公未見無際前,謂從本有成話墮。兩公既見無際後,謂是不同成兩個。
明知見與未見時,蒼龍終不澄潭臥。雲巖晚歸玲瓏巖,老兒家有彌天禍。
口皮邊禪慣賣弄,動輒引人入荒草。不知兩公竟何意,春風又問東南道。
貧思舊債濟北驢,再欲一頓憨作麼。當時失卻一隻眼,賦過關門夾山老。
後三十年有話在,珍重此行休放過。
唐代·釋廣聞的簡介
釋廣聞(一一八九~一二六三),賜名佛智,號偃溪,俗姓林,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年十五從智隆于宛陵光孝寺。十八受具戒。八年,住育王山廣利禪寺。十一年,住凈慈報恩光孝禪寺。寶祐二年(一二五四),住景德靈隱禪寺。四年,住徑山興圣萬壽禪寺。景定四年卒,年七十五。為南岳下十八世,浙翁琰法嗣。有《偃溪廣聞禪師語錄》,收入《續藏經》。事見《語錄》及所附林希逸撰《塔銘》。 釋廣聞詩,以輯自《語錄》者及其中單編之詩依原卷次編為兩卷。
...〔
? 釋廣聞的詩(207篇) 〕
:
林占梅
甫許春風坐,誰知遽別離。識韓空有愿,御李悵無期。
豸服威名著,鳣堂教化施。受恩嗟未報,有淚灑臨歧。
甫許春風坐,誰知遽別離。識韓空有願,禦李悵無期。
豸服威名著,鳣堂教化施。受恩嗟未報,有淚灑臨歧。
明代:
唐之淳
美人星冠云綺裳,自我不見今三霜。常時開口詠鳳凰,律中角徵宮羽商。
江妃河伯權相將,山鬼木魅無精光。俄然一斥萬里鄉,十口奔馳饑無糠。
美人星冠雲綺裳,自我不見今三霜。常時開口詠鳳凰,律中角徵宮羽商。
江妃河伯權相將,山鬼木魅無精光。俄然一斥萬裡鄉,十口奔馳饑無糠。
:
傅義
殺氣全消朔氣升,金烏任爾急飛騰。荷香早沁三生夢,玉屑猶輝五夜燈。
愧乏清泉為祛熱,惠貽熾炭好融冰。世情冷暖何須問,天際云霞正蔚蒸。
殺氣全消朔氣升,金烏任爾急飛騰。荷香早沁三生夢,玉屑猶輝五夜燈。
愧乏清泉為祛熱,惠貽熾炭好融冰。世情冷暖何須問,天際雲霞正蔚蒸。
明代:
黎民表
飛步上?岏,星辰漸可捫。一山浮海至,五嶺此峰尊。
元氣回陰洞,丹霞辟妙門。從來塵劫外,別自有乾坤。
飛步上?岏,星辰漸可捫。一山浮海至,五嶺此峰尊。
元氣回陰洞,丹霞辟妙門。從來塵劫外,別自有乾坤。
:
盧青山
窮天無月有蒼寒,愁緒牽纏繞管端。散入乾坤封畛外,收回方寸芴芒間。
人和夢去千千里,歲拽衰來望望然。多謝雄雞解催旦,為余一唱裂腸肝。
窮天無月有蒼寒,愁緒牽纏繞管端。散入乾坤封畛外,收回方寸芴芒間。
人和夢去千千裡,歲拽衰來望望然。多謝雄雞解催旦,為餘一唱裂腸肝。
宋代:
張靖
玉勒嘶風出錦城,山光野色助離情。行行莫倦神華遠,芳草連云伴去程。
玉勒嘶風出錦城,山光野色助離情。行行莫倦神華遠,芳草連雲伴去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