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篇
神仙篇。南北朝。張正見。 瀛洲分渤澥。閬苑隔虹霓。欲識三山路。須尋千仞溪。石梁云外立。蓬丘霧里迷。年深毀丹灶。學久棄青泥。葛水留還杖。天衢鳴去雞。六龍驤首起云閣。萬里一別何寥廓。玄都府內駕青牛。紫蓋山中乘白鶴。潯陽杏花終難朽。武陵桃花未曾落。已見玉女笑投壺。復睹仙童欣六博。同甘玉文棗。俱飲流霞藥。鸞歌鳳舞集天臺。金闕銀宮相向開。西王已令青鳥去。東海還馭赤虬來。魏武還車逢漢女。荊王因夢識陽臺。鳳蓋隨云聊蔽日。霓裳雜雨復乘雷。神岳吹笙遙謝手。當知福地有神才。
[南北朝]:張正見
瀛洲分渤澥。閬苑隔虹霓。欲識三山路。須尋千仞溪。
石梁云外立。蓬丘霧里迷。年深毀丹灶。學久棄青泥。
葛水留還杖。天衢鳴去雞。六龍驤首起云閣。萬里一別何寥廓。
玄都府內駕青牛。紫蓋山中乘白鶴。潯陽杏花終難朽。武陵桃花未曾落。
已見玉女笑投壺。復睹仙童欣六博。同甘玉文棗。俱飲流霞藥。
鸞歌鳳舞集天臺。金闕銀宮相向開。西王已令青鳥去。東海還馭赤虬來。
魏武還車逢漢女。荊王因夢識陽臺。鳳蓋隨云聊蔽日。霓裳雜雨復乘雷。
神岳吹笙遙謝手。當知福地有神才。
瀛洲分渤澥。閬苑隔虹霓。欲識三山路。須尋千仞溪。
石梁雲外立。蓬丘霧裡迷。年深毀丹竈。學久棄青泥。
葛水留還杖。天衢鳴去雞。六龍驤首起雲閣。萬裡一別何寥廓。
玄都府內駕青牛。紫蓋山中乘白鶴。潯陽杏花終難朽。武陵桃花未曾落。
已見玉女笑投壺。複睹仙童欣六博。同甘玉文棗。俱飲流霞藥。
鸞歌鳳舞集天臺。金闕銀宮相向開。西王已令青鳥去。東海還馭赤虬來。
魏武還車逢漢女。荊王因夢識陽臺。鳳蓋隨雲聊蔽日。霓裳雜雨複乘雷。
神嶽吹笙遙謝手。當知福地有神才。
唐代·張正見的簡介
南朝陳清河東武城人,字見賾。好學有清才。梁武帝太清初,射策高第,除邵陵王國左常侍。元帝立,遷彭澤令。入陳,累遷通直散騎侍郎。宣帝太建中卒,年四十九。善五言詩。明人輯有《張散騎集》。
...〔
? 張正見的詩(93篇) 〕
:
聶紺弩
長身制服袖尤長,叫賣新刊北大荒。
主席詩詞歌宛轉,《人民日報》誦鏗鏘。
長身制服袖尤長,叫賣新刊北大荒。
主席詩詞歌宛轉,《人民日報》誦鏗鏘。
:
陸初望
鄱陽湖邊停短橈,登山山石森岧峣。累累奇怪相轕轇,便逢名畫難為描。
饑鷹側翅摩九皋,怒猊攫爪窺云坳。立者如鶴伏者猱,澗邊臥者如潛蛟。
鄱陽湖邊停短橈,登山山石森岧峣。累累奇怪相轕轇,便逢名畫難為描。
饑鷹側翅摩九臯,怒猊攫爪窺雲坳。立者如鶴伏者猱,澗邊臥者如潛蛟。
明代:
于慎行
如何塵外侶,亦受世間名。佛果修無漏,官階號不更。
紫衣宮錦制,丹誥法音迎。為問酬恩地,朝朝梵誦聲。
如何塵外侶,亦受世間名。佛果修無漏,官階號不更。
紫衣宮錦制,丹誥法音迎。為問酬恩地,朝朝梵誦聲。
宋代:
喻良能
西風籬落興悠然,秋影橫江雁帖天。
短發未成吹帽飲,高吟先贈把茱篇。
西風籬落興悠然,秋影橫江雁帖天。
短發未成吹帽飲,高吟先贈把茱篇。
宋代:
蘇軾
樹林幽翠滿山谷,樓觀突兀起江濱。
云是昔人藏書處,磊落萬卷今生塵。
樹林幽翠滿山谷,樓觀突兀起江濱。
雲是昔人藏書處,磊落萬卷今生塵。
:
鄭惠真
琵琶撥盡昭君泣,蘆葉吹殘蔡琰啼。
歸見林逋煩說似,唐僧三藏入天西。
琵琶撥盡昭君泣,蘆葉吹殘蔡琰啼。
歸見林逋煩說似,唐僧三藏入天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