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朱仲誼之京師就其子啟文養
贈朱仲誼之京師就其子啟文養。元代。凌云翰。 河橋柳青不忍折,臨岐頓覺中腸熱。百年幾見一代人,二月重為千里別。我居北郭遭亂離,韋編大義猶日披。有頎而長過我者,不通名姓知為誰。借我大義汗漫讀,因注首肯疑心服。擲還上馬竟南征,高舉飄飄類鴻鵠。明年我中己亥科,思之不見將柰何。每從儒者談彷佛,恐有仙客來經過。昨者相逢知姓字,云是崆峒鄒道士。注得參同只自看,仍以苑經造馀子。棘闈校卷又相逢,風簾官燭搖秋紅。詩成不許眾吏寫,八分作字何其工。從此文游成莫逆,學不能同頗能識。作文狀我衰陋容,三誦真如見顏色。今春人作鳳臺行,佳兒彩服遙相迎。西子湖頭一杯酒,三疊陽關歌渭城。渭城自遠臺城近,碧草綠液空掩映。行行無限好江山,物色分留待吟詠。江東日暮多白云,見云未必如見君。云間若有雙飛鶴,為我銜來天上文。
[元代]:凌云翰
河橋柳青不忍折,臨岐頓覺中腸熱。百年幾見一代人,二月重為千里別。
我居北郭遭亂離,韋編大義猶日披。有頎而長過我者,不通名姓知為誰。
借我大義汗漫讀,因注首肯疑心服。擲還上馬竟南征,高舉飄飄類鴻鵠。
明年我中己亥科,思之不見將柰何。每從儒者談彷佛,恐有仙客來經過。
昨者相逢知姓字,云是崆峒鄒道士。注得參同只自看,仍以苑經造馀子。
棘闈校卷又相逢,風簾官燭搖秋紅。詩成不許眾吏寫,八分作字何其工。
從此文游成莫逆,學不能同頗能識。作文狀我衰陋容,三誦真如見顏色。
今春人作鳳臺行,佳兒彩服遙相迎。西子湖頭一杯酒,三疊陽關歌渭城。
渭城自遠臺城近,碧草綠液空掩映。行行無限好江山,物色分留待吟詠。
江東日暮多白云,見云未必如見君。云間若有雙飛鶴,為我銜來天上文。
河橋柳青不忍折,臨岐頓覺中腸熱。百年幾見一代人,二月重為千裡別。
我居北郭遭亂離,韋編大義猶日披。有頎而長過我者,不通名姓知為誰。
借我大義汗漫讀,因注首肯疑心服。擲還上馬竟南征,高舉飄飄類鴻鵠。
明年我中己亥科,思之不見將柰何。每從儒者談彷佛,恐有仙客來經過。
昨者相逢知姓字,雲是崆峒鄒道士。注得參同隻自看,仍以苑經造馀子。
棘闈校卷又相逢,風簾官燭搖秋紅。詩成不許衆吏寫,八分作字何其工。
從此文遊成莫逆,學不能同頗能識。作文狀我衰陋容,三誦真如見顔色。
今春人作鳳臺行,佳兒彩服遙相迎。西子湖頭一杯酒,三疊陽關歌渭城。
渭城自遠臺城近,碧草綠液空掩映。行行無限好江山,物色分留待吟詠。
江東日暮多白雲,見雲未必如見君。雲間若有雙飛鶴,為我銜來天上文。
唐代·凌云翰的簡介
浙江仁和人,字彥翀。博覽群籍,通經史,工詩。元至正間舉人。洪武初以薦,授成都府學教授。后坐事謫南荒。有《柘軒集》。
...〔
? 凌云翰的詩(498篇) 〕
清代:
莊棫
紅暈脂痕,照出水、新妝靚。幽情共、綠云低映。一曲西洲,誰采取、亭亭影。
人靜。對西風、凌波自省。水佩風裳,偏又報、涼秋信。
紅暈脂痕,照出水、新妝靚。幽情共、綠雲低映。一曲西洲,誰采取、亭亭影。
人靜。對西風、淩波自省。水佩風裳,偏又報、涼秋信。
明代:
童軒
曾是陶公手種來,山中風雨老莓苔。佇看貢入明堂用,還似當年宰相才。
曾是陶公手種來,山中風雨老莓苔。佇看貢入明堂用,還似當年宰相才。
兩漢:
佚名
酒拍胭脂顆顆新。丹砂然火棄精神。暑天秋杪錦生春。香味已驚櫻實淡,絳皮還笑荔枝皴。美人偏喜破朱唇。
酒拍胭脂顆顆新。丹砂然火棄精神。暑天秋杪錦生春。香味已驚櫻實淡,絳皮還笑荔枝皴。美人偏喜破朱唇。
:
釋懷深
有求皆是苦,眾生須要求。因名忘性命,為利起戈矛。
不足無時足,知休真下休。死生呼吸至,無人替汝愁。
有求皆是苦,衆生須要求。因名忘性命,為利起戈矛。
不足無時足,知休真下休。死生呼吸至,無人替汝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