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觀春
湖上觀春。宋代。湯炳龍。 閉門五日雨,出門萬山春。湖光忽見我,搖蕩白雪新。九節瘦筇杖,一幅故葛巾。桃花忽相笑,聊復此紅塵。有錢困鞭算,有官縶卯申。洞然宇宙間,馀此自在身。但恨不能飲,我亦無事人。
[宋代]:湯炳龍
閉門五日雨,出門萬山春。湖光忽見我,搖蕩白雪新。
九節瘦筇杖,一幅故葛巾。桃花忽相笑,聊復此紅塵。
有錢困鞭算,有官縶卯申。洞然宇宙間,馀此自在身。
但恨不能飲,我亦無事人。
閉門五日雨,出門萬山春。湖光忽見我,搖蕩白雪新。
九節瘦筇杖,一幅故葛巾。桃花忽相笑,聊複此紅塵。
有錢困鞭算,有官縶卯申。洞然宇宙間,馀此自在身。
但恨不能飲,我亦無事人。
唐代·湯炳龍的簡介
炳龍,字子文,其先山(一作丹)陽人。居京口,辟慶元市舶提舉。學問該博,善談論,四書五經皆有傳注。尤深于《易》,詩歌甚工。晚自號北村老民,所著曰《北村詩集》。四明戴表元帥初序曰:子文詩肆麗清邃,乃一如丘園書生、山林處士之作。太玉山人俞德鄰宗大序曰:子文詩憫世道之隆污,悼人物之聚散,明時政之得失,吟詠諷諫,使聞者皆足以戒,豈徒誇競病事推敲者之為哉!蓋其易直子諒之心閒于中而肆于外者也。年八十馀卒。子垕為紹興路蘭亭書院山長,終都護府官屬。
...〔
? 湯炳龍的詩(13篇) 〕
:
陳肇興
銅瓶紙帳鎮相宜,一種清寒世少知。得氣本來能耐冷,出群原不在多姿。
相逢縞袂霜千朵,散盡黃金月一枝。悟得此中真意處,白描還要性靈詩。
銅瓶紙帳鎮相宜,一種清寒世少知。得氣本來能耐冷,出群原不在多姿。
相逢縞袂霜千朵,散盡黃金月一枝。悟得此中真意處,白描還要性靈詩。
清代:
曾尚增
太塘嶺下好停車,小憩茅庵日已斜。藜莧嘗來偏有味,鷦鷯隨處可為家。
夢中云樹迷千里,壁上煙嵐識九華。最喜僧雛能解事,殷勤頻獻奧香茶。
太塘嶺下好停車,小憩茅庵日已斜。藜莧嘗來偏有味,鷦鷯隨處可為家。
夢中雲樹迷千裡,壁上煙嵐識九華。最喜僧雛能解事,殷勤頻獻奧香茶。
明代:
鄭善夫
西崦山前逢首夏,與君一笑共扁舟。已無梅花爛刺眼,賴有太湖清散愁。
晴日菰蒲鵝鸛下,遠風波浪魚龍游。酒酣忽憶鴟夷子,長日掛帆天漢流。
西崦山前逢首夏,與君一笑共扁舟。已無梅花爛刺眼,賴有太湖清散愁。
晴日菰蒲鵝鸛下,遠風波浪魚龍遊。酒酣忽憶鴟夷子,長日掛帆天漢流。
近代:
章士釗
昨宵失睡仍朝起。愁人向乏銷愁計。涼日上珠蘭。秋風一味寒。
添衣窗下坐。冷燕檐前過。燕語似將離。丁寧春社時。
昨宵失睡仍朝起。愁人向乏銷愁計。涼日上珠蘭。秋風一味寒。
添衣窗下坐。冷燕檐前過。燕語似將離。丁甯春社時。
唐代:
劉兼
琴中難挑孰憐才,獨對良宵酒數杯。蘇子黑貂將已盡,
宋弘青鳥又空回。月穿凈牖霜成隙,風卷殘花錦作堆。
欹枕夢魂何處去,醉和春色入天臺。
琴中難挑孰憐才,獨對良宵酒數杯。蘇子黑貂將已盡,
宋弘青鳥又空回。月穿淨牖霜成隙,風卷殘花錦作堆。
欹枕夢魂何處去,醉和春色入天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