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老漁行為贈大司農白陽畢老年丈請告榮歸
江上老漁行為贈大司農白陽畢老年丈請告榮歸。清代。方一元。 神皇昔日嘉耆舊,半若齊賢貽厥后。一時豐草與長林,石以枕兮流以漱。悠哉枕漱亦主恩,九閽曷報咸思扣。鼎湖遺詔勤訪落,及出東山何所作。白陽先生名世儔,岱宗珊珊靈氣托。清任和兼到大卿,苦心不是博功名。司農豐鎬便吏隱,署前山茜復江清。猶嫌未若泰山下,七十二泉泉上耕。忠勤久荷今皇鑒,豈有功成令缺陷。朝拜乞骸夕拜歸,誰謂先生易拂衣。今皇善法神皇意,體大臣宜貴得微。圣世留余藉元老,莫作尋常視釣磯。白駒空谷弗草草,巳卜東山出遲早。吁嗟乎二疏之行重千古,立朝少見存遺吐。先生行矣有留者,中外紀勛猶可數。留計疏草特一斑,欲識先生考其語。
[清代]:方一元
神皇昔日嘉耆舊,半若齊賢貽厥后。一時豐草與長林,石以枕兮流以漱。
悠哉枕漱亦主恩,九閽曷報咸思扣。鼎湖遺詔勤訪落,及出東山何所作。
白陽先生名世儔,岱宗珊珊靈氣托。清任和兼到大卿,苦心不是博功名。
司農豐鎬便吏隱,署前山茜復江清。猶嫌未若泰山下,七十二泉泉上耕。
忠勤久荷今皇鑒,豈有功成令缺陷。朝拜乞骸夕拜歸,誰謂先生易拂衣。
今皇善法神皇意,體大臣宜貴得微。圣世留余藉元老,莫作尋常視釣磯。
白駒空谷弗草草,巳卜東山出遲早。吁嗟乎二疏之行重千古,立朝少見存遺吐。
先生行矣有留者,中外紀勛猶可數。留計疏草特一斑,欲識先生考其語。
神皇昔日嘉耆舊,半若齊賢貽厥後。一時豐草與長林,石以枕兮流以漱。
悠哉枕漱亦主恩,九閽曷報鹹思扣。鼎湖遺詔勤訪落,及出東山何所作。
白陽先生名世儔,岱宗珊珊靈氣托。清任和兼到大卿,苦心不是博功名。
司農豐鎬便吏隱,署前山茜複江清。猶嫌未若泰山下,七十二泉泉上耕。
忠勤久荷今皇鑒,豈有功成令缺陷。朝拜乞骸夕拜歸,誰謂先生易拂衣。
今皇善法神皇意,體大臣宜貴得微。聖世留餘藉元老,莫作尋常視釣磯。
白駒空谷弗草草,巳蔔東山出遲早。籲嗟乎二疏之行重千古,立朝少見存遺吐。
先生行矣有留者,中外紀勳猶可數。留計疏草特一斑,欲識先生考其語。
唐代·方一元的簡介
清江蘇武進人,字季嫻。趙仁基繼妻。與夫唱和,時稱佳話。亦善鑒藏書畫。有《雙清閣詩》。
...〔
? 方一元的詩(1篇) 〕
宋代:
張憲
三月西山道,春風平則門。繡鞍紅叱撥,氈帽黑昆崙。
衣襆分香裹,壺瓶借火溫。醉歸楊柳月,綠霧掩黃昏。
三月西山道,春風平則門。繡鞍紅叱撥,氈帽黑昆崙。
衣襆分香裹,壺瓶借火溫。醉歸楊柳月,綠霧掩黃昏。
:
陳淳祖
勸農事云畢,晴日足登山。山高翠微上,坐見人境閒。
天目有修眉,洞庭無狂瀾。田疇井畫見,布谷行相關。
勸農事雲畢,晴日足登山。山高翠微上,坐見人境閒。
天目有修眉,洞庭無狂瀾。田疇井畫見,布谷行相關。
明代:
謝榛
闔閭城外幾烽煙,非復淮陽臥閣年。坐嘯江山奇策定,仰看星斗壯心懸。
石頭云逐東征馬,揚子波回北餉船。亂后不堪吳稅重,行春海上問荒田。
闔閭城外幾烽煙,非複淮陽臥閣年。坐嘯江山奇策定,仰看星鬥壯心懸。
石頭雲逐東征馬,揚子波回北餉船。亂後不堪吳稅重,行春海上問荒田。
宋代:
方一夔
露白初濡木,星虛漸集房。蛾飛爭墮水,魚退急投梁。
搗練堤防冷,收禾準備荒。只愁棗紅地,萬馬逐殘羌。
露白初濡木,星虛漸集房。蛾飛爭墮水,魚退急投梁。
搗練堤防冷,收禾準備荒。隻愁棗紅地,萬馬逐殘羌。
近代:
余菊庵
昔同潦倒負清狂,一別卅年各自忙。今日相逢何限感,危機躲盡鬢盈霜。
昔同潦倒負清狂,一別卅年各自忙。今日相逢何限感,危機躲盡鬢盈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