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
西湖。近代。王季思。 卻來柳下度春宵,簾卷依稀見六橋。一水因人成繾綣,萬燈照鏡各妖嬈。群臣南渡何時返,風物西湖又見招。不待雞鳴徑東去,留將朝氣看江潮。
[近代]:王季思
卻來柳下度春宵,簾卷依稀見六橋。一水因人成繾綣,萬燈照鏡各妖嬈。
群臣南渡何時返,風物西湖又見招。不待雞鳴徑東去,留將朝氣看江潮。
卻來柳下度春宵,簾卷依稀見六橋。一水因人成繾綣,萬燈照鏡各妖嬈。
群臣南渡何時返,風物西湖又見招。不待雞鳴徑東去,留將朝氣看江潮。
唐代·王季思的簡介
王季思(1906-1996),學名王起,字季思,以字行。筆名小米、之操、夢甘、在陳、齊人,室名玉輪軒,祖籍龍灣區永中街道永昌堡。浙江永嘉人,生于南戲的發源地溫州,從小就熱愛戲曲。作為著名的戲曲史論家、文學史家,王季思戲曲研究著作頗豐。他重新整理《西廂記校注》,還帶領弟子蘇寰中等校注《桃花扇傳奇》。他先后主編過高校文科教材《中國文學史》以及《中國十大古典悲劇集》與《中國十大古典喜劇集》,很多作品被譯成日文與印尼文,在國內外學術界中有重大影響,被譽為“嶺南文化的最后一顆文化靈魂”。
...〔
? 王季思的詩(112篇) 〕
:
于石
榴花灼爍露初乾,乍試香羅怯曉寒。
自古獨醒多見忌,與君一醉笑相看。
榴花灼爍露初乾,乍試香羅怯曉寒。
自古獨醒多見忌,與君一醉笑相看。
宋代:
袁說友
虛名誤壯夫,黃金變顏色。誰歟帛米謀,困此芻狗跡。
安和一榻上,精神馀筆力。我欲造之深,劇談忘漏刻。
虛名誤壯夫,黃金變顔色。誰歟帛米謀,困此芻狗跡。
安和一榻上,精神馀筆力。我欲造之深,劇談忘漏刻。
宋代:
晁補之
斗雞擊劍鄴王臺,萬古英雄死不埋。
子去悲歌宜有和,露螢白首亦常材。
鬥雞擊劍鄴王臺,萬古英雄死不埋。
子去悲歌宜有和,露螢白首亦常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