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朱知裁少卿見貽二首 其二
次韻朱知裁少卿見貽二首 其二。宋代。曾惇。 少陵臥窮巷,作詩嘆秋雨。坐令馬群空,真欲洗萬古。乃知筆有神,寧復慚思阻。此翁已仙去,上界足官府。下視五濁世,正自一塵聚。后學如秋蟬,聒耳了無取。月卿折檻后,傳家有儀矩。織成錦繡段,宮商寄鳴杼。追還正始音,雅頌繼皇武。即今風騷將,僅可一二數。豈伊塵滓人,得此百世士。心源忽湛然,對面識諸祖。何待登妙高,歷險嘆踽踽。便可咤善才,室中聞密語。
[宋代]:曾惇
少陵臥窮巷,作詩嘆秋雨。坐令馬群空,真欲洗萬古。
乃知筆有神,寧復慚思阻。此翁已仙去,上界足官府。
下視五濁世,正自一塵聚。后學如秋蟬,聒耳了無取。
月卿折檻后,傳家有儀矩。織成錦繡段,宮商寄鳴杼。
追還正始音,雅頌繼皇武。即今風騷將,僅可一二數。
豈伊塵滓人,得此百世士。心源忽湛然,對面識諸祖。
何待登妙高,歷險嘆踽踽。便可咤善才,室中聞密語。
少陵臥窮巷,作詩歎秋雨。坐令馬群空,真欲洗萬古。
乃知筆有神,甯複慚思阻。此翁已仙去,上界足官府。
下視五濁世,正自一塵聚。後學如秋蟬,聒耳了無取。
月卿折檻後,傳家有儀矩。織成錦繡段,宮商寄鳴杼。
追還正始音,雅頌繼皇武。即今風騷將,僅可一二數。
豈伊塵滓人,得此百世士。心源忽湛然,對面識諸祖。
何待登妙高,曆險歎踽踽。便可咤善才,室中聞密語。
唐代·曾惇的簡介
曾惇,字谹父,南豐(今屬江西)人。紆子。高宗紹興三年(一一三三)官太府寺丞,十二年知黃州(《能改齋漫錄》卷一一),十四年知臺州,十八年知鎮江府,二十六年知光州(《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七○、一五一、一五八)。 曾惇詩,據《能改齋漫錄》等書所錄,編為一卷。
...〔
? 曾惇的詩(45篇) 〕
明代:
鄭岳
關輔多英俊,掄魁迥不凡。清樽延款語,細雨濕征衫。
絕粒離煙火,行空脫轡銜。西歸仍有約,拉我訪云巖。
關輔多英俊,掄魁迥不凡。清樽延款語,細雨濕征衫。
絕粒離煙火,行空脫轡銜。西歸仍有約,拉我訪雲巖。
清代:
汪錚
搭影聳寒月,江聲撼夕陽。蛟宮蟠地脈,鴛瓦接天光。
慷慨停孤棹,登臨更上方。千秋遺恨在,杯酒吊蘄王。
搭影聳寒月,江聲撼夕陽。蛟宮蟠地脈,鴛瓦接天光。
慷慨停孤棹,登臨更上方。千秋遺恨在,杯酒吊蘄王。
宋代:
釋勝
有喝端如探竿草,無師血脈通紅線。
當陽不識李將軍,徒學穿楊一枝箭。
有喝端如探竿草,無師血脈通紅線。
當陽不識李將軍,徒學穿楊一枝箭。
:
沈鍊
軒黃方好道,我本列仙才。每過蓬萊島,曾上凌云臺。
非無遠游意,自多塵世哀。眷風回玉管,夜月隱金罍。
軒黃方好道,我本列仙才。每過蓬萊島,曾上淩雲臺。
非無遠遊意,自多塵世哀。眷風回玉管,夜月隱金罍。
明代:
李東陽
澗筿巖杉處處通,野寒吹雨墮空蒙。
垂藤路繞千年石,老鶴巢傾半夜風。
澗筿巖杉處處通,野寒吹雨墮空蒙。
垂藤路繞千年石,老鶴巢傾半夜風。
明代:
葉春及
妾本巫山山下女,朝朝暮暮在陽臺。可憐遺履軒前月,長照飛鳧海上來。
妾本巫山山下女,朝朝暮暮在陽臺。可憐遺履軒前月,長照飛鳧海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