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三換九的成語故事

拼音jiē sān huàn jiǔ
基本解釋接三:新娘出嫁后三天回娘家;換九:結(jié)婚九天雙方互送禮物。指結(jié)婚嫁娶的風(fēng)俗。
出處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66回:“你長大出嫁的時節(jié),我與你打簪環(huán),做鋪蓋,買梳頭匣子,我當(dāng)自家閨女一般接三換九。”
暫未找到成語接三換九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接三換九)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半途而廢 | 西漢 戴圣《禮記 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 |
不過爾爾 | 清 沈復(fù)《浮生六記 浪游記快》:“其紅門局之梅花,姑姑廟之鐵樹,不過爾爾。” |
不正之風(fēng) | 晉 葛洪《抱樸子 辯問》:“移不正之風(fēng),易流遁之俗。” |
裾馬襟牛 | 唐韓愈《符讀書城南》詩:“人不通古今,馬牛而襟裾。” |
生龍活虎 |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95卷:“只見得他如生龍活虎相似,更把捉不得。” |
有去無回 | 柯崗《逐鹿中原》第11章:“反而成了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了!” |
繩鋸木斷 | 宋 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第十卷:“一日一錢,千日一千,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
拭目以待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朝廷舊臣,山林隱士,無不拭目以待。” |
皮開肉綻 | 元 鄭廷玉《楚昭王疏者下船》:“打得皮開肉綻碎了骨頭。” |
度己失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