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五日同曾惟馨鄭世迪諸君游三山寺觀白鷺洲
三月五日同曾惟馨鄭世迪諸君游三山寺觀白鷺洲。明代。湛若水。 公馀靜扃戶,倏忽已春暮。生意尚可觀,諸子扣門告。肩輿遵江曲,軋軋向何處?三山在天外,以遠人莫到。如彼幽深士,不入俗眼妒。雞鳴迅宵征,近午起風霧。將天秘神景,誡此淺士露。幽閤臨長江,中洲蹇獨步。吾欲觀逝川,于此巢云構。
[明代]:湛若水
公馀靜扃戶,倏忽已春暮。生意尚可觀,諸子扣門告。
肩輿遵江曲,軋軋向何處?三山在天外,以遠人莫到。
如彼幽深士,不入俗眼妒。雞鳴迅宵征,近午起風霧。
將天秘神景,誡此淺士露。幽閤臨長江,中洲蹇獨步。
吾欲觀逝川,于此巢云構。
公馀靜扃戶,倏忽已春暮。生意尚可觀,諸子扣門告。
肩輿遵江曲,軋軋向何處?三山在天外,以遠人莫到。
如彼幽深士,不入俗眼妒。雞鳴迅宵征,近午起風霧。
將天秘神景,誡此淺士露。幽閤臨長江,中洲蹇獨步。
吾欲觀逝川,于此巢雲構。
唐代·湛若水的簡介
(1466—1560)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并進”,反對“知先行后”,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謚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 湛若水的詩(984篇) 〕
清代:
莊棫
紅暈脂痕,照出水、新妝靚。幽情共、綠云低映。一曲西洲,誰采取、亭亭影。
人靜。對西風、凌波自省。水佩風裳,偏又報、涼秋信。
紅暈脂痕,照出水、新妝靚。幽情共、綠雲低映。一曲西洲,誰采取、亭亭影。
人靜。對西風、淩波自省。水佩風裳,偏又報、涼秋信。
近代:
章士釗
昨宵失睡仍朝起。愁人向乏銷愁計。涼日上珠蘭。秋風一味寒。
添衣窗下坐。冷燕檐前過。燕語似將離。丁寧春社時。
昨宵失睡仍朝起。愁人向乏銷愁計。涼日上珠蘭。秋風一味寒。
添衣窗下坐。冷燕檐前過。燕語似將離。丁甯春社時。
明代:
王廷相
省垣梧竹抱幽虛,吏散蕭然似隱居。風冷池亭猶岸幘,日斜窗幾有攤書。
身依明主忻難遇,官佐戎機愧自疏。有美東曹稱獨步,腐儒何幸接簪裾。
省垣梧竹抱幽虛,吏散蕭然似隱居。風冷池亭猶岸幘,日斜窗幾有攤書。
身依明主忻難遇,官佐戎機愧自疏。有美東曹稱獨步,腐儒何幸接簪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