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崔黃臣殿丞之任廬山
送崔黃臣殿丞之任廬山。宋代。梅堯臣。 驊駒西行四千里,直度經橋百尋水。石上菖蒲未見花,蒙頂茶牙初似觜。采時應憶故園春,故園開焙亦思人。其間杜鵑不中聽,掩耳聊看錦雉馴。青崖鞭垂瘦蛇尾,仙人掐節隨鱗起。斫取他年跨馬歸,劍棧秦山多折箠。
[宋代]:梅堯臣
驊駒西行四千里,直度經橋百尋水。
石上菖蒲未見花,蒙頂茶牙初似觜。
采時應憶故園春,故園開焙亦思人。
其間杜鵑不中聽,掩耳聊看錦雉馴。
青崖鞭垂瘦蛇尾,仙人掐節隨鱗起。
斫取他年跨馬歸,劍棧秦山多折箠。
驊駒西行四千裡,直度經橋百尋水。
石上菖蒲未見花,蒙頂茶牙初似觜。
采時應憶故園春,故園開焙亦思人。
其間杜鵑不中聽,掩耳聊看錦雉馴。
青崖鞭垂瘦蛇尾,仙人掐節隨鱗起。
斫取他年跨馬歸,劍棧秦山多折箠。
唐代·梅堯臣的簡介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
? 梅堯臣的詩(1885篇) 〕
宋代:
劉塤
時平輒棄置,事迫甘前驅。嗚呼忠義臣,匪直科目儒。
江寒朔吹急,列城同一趨。豈不寄便安,綱常乃當扶。
時平輒棄置,事迫甘前驅。嗚呼忠義臣,匪直科目儒。
江寒朔吹急,列城同一趨。豈不寄便安,綱常乃當扶。
宋代:
韓淲
離群常恨不能佳,桂到秋深處處花。幽討既尋泉水矣,傍搜豈忘月軒耶。
翁留觴酌時煨栗,友為爐熏更作茶。不是襟期安得此,世間馀事我何加。
離群常恨不能佳,桂到秋深處處花。幽討既尋泉水矣,傍搜豈忘月軒耶。
翁留觴酌時煨栗,友為爐熏更作茶。不是襟期安得此,世間馀事我何加。
清代:
姚燮
葉君乎仲蘭,果以憂郁死。平生千載期,一朝成逝水。
自與弱冠交,百間不踰始。直恐寢食離,若將性命委。
葉君乎仲蘭,果以憂郁死。平生千載期,一朝成逝水。
自與弱冠交,百間不踰始。直恐寢食離,若將性命委。
唐代:
許棠
海上從戎罷,嵩陽佐縣初。故人皆羨去,吾祖舊曾居。
地古多生藥,溪靈不聚魚。唯應尋隱者,閑寺講仙書。
海上從戎罷,嵩陽佐縣初。故人皆羨去,吾祖舊曾居。
地古多生藥,溪靈不聚魚。唯應尋隱者,閑寺講仙書。
明代:
于慎行
聞道君王憶月卿,徵書蚤晚到山城。可知昨夜東風起,碧玉峰頭鶴夢驚。
聞道君王憶月卿,徵書蚤晚到山城。可知昨夜東風起,碧玉峰頭鶴夢驚。
明代:
沈周
惠山怪我昨徑去,歸來欲登卻作雨。
濕云隔眼失高翠,掉頭不顧真巢父。
惠山怪我昨徑去,歸來欲登卻作雨。
濕雲隔眼失高翠,掉頭不顧真巢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