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邵懷英赴召
送邵懷英赴召。宋代。張栻。 自君之西來,吾徒獲三益。匪惟欣晤言,望見意已適。俯仰歲再更,交情共金石。翩然別我去,寧復得此客。諸公有推轂,詔下亟傳驛。嘉言久填胸,往覲天咫尺。豈其湘水邊,而可滯六翮。雖深惜別思,敢后天下責。嗟哉善利途,雞鳴分舜蹠。浮云起毫厘,乃有泰山隔。持身與謀國,茲義貫於一。君侯天資高,遇事無逼迫。所立凜不回,舉手謝物役。保此方寸印,勿受一塵隙。廓然麗昭回,萬象歸指畫。富貴豈君心,事業追往昔。贈言不能工,庶以永無斁。
[宋代]:張栻
自君之西來,吾徒獲三益。
匪惟欣晤言,望見意已適。
俯仰歲再更,交情共金石。
翩然別我去,寧復得此客。
諸公有推轂,詔下亟傳驛。
嘉言久填胸,往覲天咫尺。
豈其湘水邊,而可滯六翮。
雖深惜別思,敢后天下責。
嗟哉善利途,雞鳴分舜蹠。
浮云起毫厘,乃有泰山隔。
持身與謀國,茲義貫於一。
君侯天資高,遇事無逼迫。
所立凜不回,舉手謝物役。
保此方寸印,勿受一塵隙。
廓然麗昭回,萬象歸指畫。
富貴豈君心,事業追往昔。
贈言不能工,庶以永無斁。
自君之西來,吾徒獲三益。
匪惟欣晤言,望見意已適。
俯仰歲再更,交情共金石。
翩然別我去,甯複得此客。
諸公有推轂,詔下亟傳驛。
嘉言久填胸,往覲天咫尺。
豈其湘水邊,而可滯六翮。
雖深惜別思,敢後天下責。
嗟哉善利途,雞鳴分舜蹠。
浮雲起毫厘,乃有泰山隔。
持身與謀國,茲義貫於一。
君侯天資高,遇事無逼迫。
所立凜不回,舉手謝物役。
保此方寸印,勿受一塵隙。
廓然麗昭回,萬象歸指畫。
富貴豈君心,事業追往昔。
贈言不能工,庶以永無斁。
唐代·張栻的簡介
張栻是南宋中興名相張浚之子。著名理學家和教育家,湖湘學派集大成者。與朱熹、呂祖謙齊名,時稱“東南三賢”。官至右文殿修撰。著有《南軒集》。
...〔
? 張栻的詩(326篇) 〕
:
汪東
憶過尋芳地。朱閣重門閉。淡拂修蛾,輕勻笑靨,妝成斜倚。
愛小簾、銀蒜鎮雙垂。織湘波細細。
憶過尋芳地。朱閣重門閉。淡拂修蛾,輕勻笑靨,妝成斜倚。
愛小簾、銀蒜鎮雙垂。織湘波細細。
清代:
朱方藹
言訪神仙宅,攀藤石磴閑。泉聲春雨澗,人影夕陽山。
丹灶久岑寂,白云空往還。勞勞塵土夢,愧我幾時閑。
言訪神仙宅,攀藤石磴閑。泉聲春雨澗,人影夕陽山。
丹竈久岑寂,白雲空往還。勞勞塵土夢,愧我幾時閑。
:
何絳
何處風光最可憐,四鄰凋謝變桑田。重牽匹馬吟紅葉,可惜雪花鋪白氈。
壇上古松疑度世,渡頭芳草憶前年。幽居寂寞無人入,落日深山哭杜鵑。
何處風光最可憐,四鄰凋謝變桑田。重牽匹馬吟紅葉,可惜雪花鋪白氈。
壇上古松疑度世,渡頭芳草憶前年。幽居寂寞無人入,落日深山哭杜鵑。
元代:
華幼武
二月蘭舟泊上宮,春云不雨玉壇空。
苔生白石斑斑綠,魚養丹池個個紅。
二月蘭舟泊上宮,春雲不雨玉壇空。
苔生白石斑斑綠,魚養丹池個個紅。
宋代:
陸游
湖邊一夜霜,庭樹無秋聲。懶不近筆硯,何以紓幽情。
但有一睡耳,展轉無由成。起擁地爐暖,坐待天窗明。
湖邊一夜霜,庭樹無秋聲。懶不近筆硯,何以紓幽情。
但有一睡耳,展轉無由成。起擁地爐暖,坐待天窗明。
近代:
陳仁德
揮手憑欄意氣橫,狂飆浩蕩掃神京。只今惟有寒鴉噪,曾伴樓頭萬歲聲。
揮手憑欄意氣橫,狂飆浩蕩掃神京。隻今惟有寒鴉噪,曾伴樓頭萬歲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