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酒·二十
飲酒·二十。魏晉。陶淵明。 羲農去我久,舉世少復真。汲汲魯中叟,彌縫使其淳。鳳鳥雖不至,禮樂暫得新,洙泗輟微響,漂流逮狂秦。詩書復何罪?一朝成灰塵。區區諸老翁,為事誠殷勤。如何絕世下,六籍無一親。終日馳車走,不見所問津。若復不快飲,空負頭上巾。但恨多謬誤,君當恕醉人。
[魏晉]:陶淵明
羲農去我久,舉世少復真。
汲汲魯中叟,彌縫使其淳。
鳳鳥雖不至,禮樂暫得新,
洙泗輟微響,漂流逮狂秦。
詩書復何罪?一朝成灰塵。
區區諸老翁,為事誠殷勤。
如何絕世下,六籍無一親。
終日馳車走,不見所問津。
若復不快飲,空負頭上巾。
但恨多謬誤,君當恕醉人。
羲農去我久,舉世少複真。
汲汲魯中叟,彌縫使其淳。
鳳鳥雖不至,禮樂暫得新,
洙泗輟微響,漂流逮狂秦。
詩書複何罪?一朝成灰塵。
區區諸老翁,為事誠殷勤。
如何絕世下,六籍無一親。
終日馳車走,不見所問津。
若複不快飲,空負頭上巾。
但恨多謬誤,君當恕醉人。
譯文
伏羲神農已遙遠,世間少有人樸真。
魯國孔子心急切,補救闕失使其淳。
雖未遇得太平世,恢復禮樂面貌新。
禮樂之鄉微言絕,日月遷延至于秦。
詩書典籍有何罪?頓時被焚成灰塵。
漢初幾位老儒生,傳授經學很殷勤。
漢代滅亡至于今,無人再與六經親。
世人奔走為名利,治世之道無問津。
如若不將酒痛飲,空負頭上漉巾。
但恨此言多謬誤,望君愿諒醉鄉人。
注釋
羲農:指伏羲氏、神農氏,傳說中的上古帝王。去:離開。真:指真淳的社會風尚。
汲汲:心情急切的樣子。魯中叟:魯國的老人,指孔子。彌縫:彌補,補救行事的閉失。
“鳳鳥”句:鳳鳥即鳳凰。古人認為鳳凰是祥瑞之鳥,如果鳳凰出現,就預示將出現太平盛世。《論語·子罕》:“鳳鳥不至,河圖不出,吾已矣夫!”“禮樂”句:據《史記·孔子世家》載,“孔子之時,周室微而禮樂廢”,后經孔于的補救整理,“禮樂自此可得而述”,才又得以復興。
洙泗:二水名,在今山東省曲阜縣北。孔子曾在那里教授弟子。輟(chuò):中止,停止。微響:猶微言,指精微要妙之言。《史記·孔子世家》說“孔子沒而微言絕”。漂流:形容時光的流逝。逮(dài):至,到。狂秦:狂暴的秦朝。
“詩書”二句:指秦始皇焚書事。
區區:少,為數不多。諸老翁:指西漢初年傳授經學的飽學長者,如伏生、申培、轅固生、韓嬰等人。為事:指傳授經學之事。
絕世:指漢代滅亡。六籍:指六經。親:親近。
馳車走:指追逐名利之徒奔走不息。走:奔跑。“不見”句:指沒有像孔子那樣為探求治世之道而奔走的人。
快飲:痛飲,暢飲。頭上巾:這里特指作者所戴的漉酒巾。
多謬誤:謂以上所說,多有錯誤不當之處。這實際上是反語,為憤激之言。
參考資料:
1、郭維森 包景誠.陶淵明集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141-170
唐代·陶淵明的簡介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說名潛,字淵明)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漢族,東晉潯陽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過幾年小官,后辭官回家,從此隱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相關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等。
...〔
? 陶淵明的詩(216篇) 〕
清代:
屈大均
獨立佳人是北方,堅貞不字處蘭房。求仙未得真簫史,擇對惟希古孟光。
人羨玉臺辭賦美,自憐丹穴羽毛長。時來屯女須婚媾,咫尺高賢珠水旁。
獨立佳人是北方,堅貞不字處蘭房。求仙未得真簫史,擇對惟希古孟光。
人羨玉臺辭賦美,自憐丹穴羽毛長。時來屯女須婚媾,咫尺高賢珠水旁。
明代:
周是修
朔風號海甸,十月雪漫漫。畫戟攢云暗,鐵馬蹴冰寒。
但顧主恩重,寧論北伐難。漢宮抵疏勒,敵騎凈皋蘭。
朔風號海甸,十月雪漫漫。畫戟攢雲暗,鐵馬蹴冰寒。
但顧主恩重,甯論北伐難。漢宮抵疏勒,敵騎淨臯蘭。
元代:
范梈
司揭本楚官,子孫以官氏。揭陽漢建侯,氏實出于史。
同源而異流,流各昧其源。泛舟在中河,安得窮昆侖?
司揭本楚官,子孫以官氏。揭陽漢建侯,氏實出于史。
同源而異流,流各昧其源。泛舟在中河,安得窮昆侖?
明代:
王鏊
洞庭自是君家果,霜落晴洲色漸深。收子未儲千顆玉,封侯寧抵萬株金。
不移淮北生生意,相饋燕南歲歲心。莫怪野人芹自美,江陵千樹不同林。
洞庭自是君家果,霜落晴洲色漸深。收子未儲千顆玉,封侯甯抵萬株金。
不移淮北生生意,相饋燕南歲歲心。莫怪野人芹自美,江陵千樹不同林。
清代:
戴亨
溪回蕩云容,虬松勢妖矯。日月摩高巔,石瘦青苔老。
科頭信芒鞋,臨風恣幽討。箕踞憩云根,蒼翠午陰悄。
溪回蕩雲容,虬松勢妖矯。日月摩高巔,石瘦青苔老。
科頭信芒鞋,臨風恣幽討。箕踞憩雲根,蒼翠午陰悄。
宋代:
陸文圭
羊腸九折路盤嶇,不覺勝身上太虛。
失腳從知高處險,西風斜日旱回車。
羊腸九折路盤嶇,不覺勝身上太虛。
失腳從知高處險,西風斜日旱回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