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貓
乞貓。明代。劉基。 趙人患鼠,乞貓于中山。中山人予之貓,貓善捕鼠及雞。月余,鼠盡而雞亦盡。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無雞。夫有鼠,則竊吾食,毀吾衣,穿吾垣墉,毀傷吾器用,吾將饑寒焉,不病于無雞乎?無雞者,弗食雞則已耳,去饑寒猶遠(yuǎn),若之何而去夫貓也!” (選自明·劉基《郁離子·捕鼠》)
趙人患鼠,乞貓于中山。中山人予之貓,貓善捕鼠及雞。月余,鼠盡而雞亦盡。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無雞。夫有鼠,則竊吾食,毀吾衣,穿吾垣墉,毀傷吾器用,吾將饑寒焉,不病于無雞乎?無雞者,弗食雞則已耳,去饑寒猶遠(yuǎn),若之何而去夫貓也!”
(選自明·劉基《郁離子·捕鼠》)
乞貓譯文及注釋
譯文
有一個趙國人家里發(fā)生了鼠患,到中山討貓。中山國的人給了他貓。這貓既善于捉老鼠,又善于捉雞。過了一個多月,老鼠沒了,雞也沒了。他的兒子很擔(dān)心,對他父親說:"為什么不把貓趕走呢?"他父親說:"這不是你所懂的事了。我的禍害是老鼠,不在乎有沒有雞。有老鼠,就會偷吃我的糧食,毀壞我的衣服,穿破我的墻壁,啃壞我的用具,我就會饑寒交迫,不是比沒有雞害處更大嗎?沒有雞,只不過不吃雞罷了,距離饑寒交迫還很遠(yuǎn),為什么要把那貓趕走呢?"
注釋
于:在。
善:善于,擅長。
患:禍害,災(zāi)難這里做動詞。
其子患之(患):憂慮。
乞:向人討,請求。
中山:春秋時小國名,在今河北省。
予:給。
盍:“何不”的合音,為什么不。
諸:“之乎”的合音。
弗:不
是:這
若:你。
穿:穿透,穿過。
遠(yuǎn):表示距離。
垣墉:墻壁。 垣:墻
耳:語氣詞。
病:害處。
去:距離。
若之何:固定句式,這里的意思是“為什么要”。
已耳:罷了。
“吾將饑寒焉”的“焉”是語氣助詞,所以可以不被翻譯。沒有意義的。
劉基簡介
唐代·劉基的簡介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溫,謚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軍事謀略家、政治家、文學(xué)家和思想家,明朝開國元勛,漢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屬青田)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謚號文成,后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機(jī)妙算、運(yùn)籌帷幄著稱于世。劉伯溫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傳奇人物,至今在中國大陸、港澳臺乃至東南亞、日韓等地仍有廣泛深厚的民間影響力。
...〔 ? 劉基的詩(988篇) 〕猜你喜歡
戲贈樂天、復(fù)言(此后三篇同韻)
樂事難逢歲易徂,白頭光景莫令孤。弄濤船更曾觀否,
望市樓還有會無。眼力少將尋案牘,心情且強(qiáng)擲梟盧。
孫園虎寺隨宜看,不必遙遙羨鏡湖。
清都觀答幼遐
逍遙仙家子,日夕朝玉皇。興高清露沒,渴飲瓊?cè)A漿。
解組一來款,披衣拂天香。粲然顧我笑,綠簡發(fā)新章。
泠泠如玉音,馥馥若蘭芳。浩意坐盈此,月華殊未央。
對城南池蓮招曹南湖
淩波延佇澹相留,應(yīng)托微波怨未休。閒偃露盤如欲語,驟傾風(fēng)蓋卻回頭。
歌珠串脫橫塘雨,醉玉香凝罨畫樓。好在水仙繁會處,爛張云錦待仙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