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桃源·柳
醉桃源·柳。宋代。翁元龍。 千絲風雨萬絲晴。年年長短亭。暗黃看到綠成陰。春由他送迎。鶯思重,燕愁輕。如人離別情。繞湖煙冷罩波明。畫船移玉笙。
[宋代]:翁元龍
千絲風雨萬絲晴。年年長短亭。暗黃看到綠成陰。春由他送迎。
鶯思重,燕愁輕。如人離別情。繞湖煙冷罩波明。畫船移玉笙。
千絲風雨萬絲晴。年年長短亭。暗黃看到綠成陰。春由他送迎。
鶯思重,燕愁輕。如人離別情。繞湖煙冷罩波明。畫船移玉笙。
譯文
千萬條柳絲迎著風雨沐浴著晴日,年年站在長短亭旁目睹旅客來去匆匆。從暗黃的柳芽萌生到一片綠陰濃重,經歷了春來春往的整個過程。鶯、燕在柳絲間纏綿徘徊不斷穿行,恰似長短亭上人們依依難舍、含愁相別的情形。環湖柳色綠如煙,映襯得西湖水波明凈。一葉畫舟在水面上劃動,載著幽幽一曲玉笙的樂音。
注釋
年年長短亭:指年年柳樹都在亭邊送人遠行。
暗黃看到綠成陰,春由他送迎:春天來時,柳條為暗黃色,春天去時,柳條為碧綠色。
繞湖煙冷罩波明:指柳樹沿西湖環繞。
這首詞詠柳。作者因古來就有折柳送別的習俗,遂將柳擬人化,借柳以詠離情。上片寫驛道旁、長亭邊的柳。這是人們祖道餞別之地,這里的柳年年歲歲為人送行,年年歲歲迎送春天,成了離情別緒的象征物。下片轉寫西湖煙柳。這里的柳也年年迎送春天,時時注目于湖面搖曳的畫船,聆聽著船上悠揚的笙歌,感受著男女游客們的鶯思燕愁,于是它自己也依依含情,成了世間離情別緒的負載物。
唐代·翁元龍的簡介
翁元龍字時可,號處靜,句章(一作四明)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理宗嘉熙初前后在世。生平事跡不可考。他是大詞家吳文英之兄,亦工詞,杜成之評為“如絮浮水,如荷濕露,縈旋流轉,似沾非著”。所作今存花草粹編中者一首,絕妙好詞中者五首。
...〔
? 翁元龍的詩(26篇) 〕
清代:
毛奇齡
正河陽花滿。秋水芙蓉,艷紅如剪。贅婿淳于千里至,早已題詩齊苑。
喜今日、光生銀管。古署催妝開錦席,看一堂、紫罽鋪香軟。
正河陽花滿。秋水芙蓉,豔紅如剪。贅婿淳于千裡至,早已題詩齊苑。
喜今日、光生銀管。古署催妝開錦席,看一堂、紫罽鋪香軟。
元代:
袁桷
神駿飄飄得自閒,天池飛躍下塵寰。青絲絡首誰收得,留與春風十二閑。
神駿飄飄得自閒,天池飛躍下塵寰。青絲絡首誰收得,留與春風十二閑。
清代:
曹爾堪
衰草重岡,雁燈吹滅諸陵火。誰家菊朵,開近扶風左。
無限悲秋,難覓江淮舵。耽枯坐,閑門深鎖,紅葉堆中我。
衰草重岡,雁燈吹滅諸陵火。誰家菊朵,開近扶風左。
無限悲秋,難覓江淮舵。耽枯坐,閑門深鎖,紅葉堆中我。
明代:
蕭顯
離席因君薦木桃,碧缸新酒瀉春濤。詩盟遞結東西社,坐客平分上下曹。
簾動午風花氣暖,幾當晴日篆煙高。狂歌亦是驪駒曲,三疊陽關意未豪。
離席因君薦木桃,碧缸新酒瀉春濤。詩盟遞結東西社,坐客平分上下曹。
簾動午風花氣暖,幾當晴日篆煙高。狂歌亦是驪駒曲,三疊陽關意未豪。
清代:
易順鼎
靈旗風大。悵春陰換盡,都飛涼靄。魚地鋪冰,蟾天浸月,不照尋常眉黛。
小蚊已辭秋帳,成就芳名百代。淚休灑,自翠蛾無恙,青蠅安在。
靈旗風大。悵春陰換盡,都飛涼靄。魚地鋪冰,蟾天浸月,不照尋常眉黛。
小蚊已辭秋帳,成就芳名百代。淚休灑,自翠蛾無恙,青蠅安在。
宋代:
邵雍
人言垂釣辯浮沉,辯著浮沉用意深。
吾恥不為知害性,等閑輕動望魚心。
人言垂釣辯浮沉,辯著浮沉用意深。
吾恥不為知害性,等閑輕動望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