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傷茅山縣孫尊師三首
遙傷茅山縣孫尊師三首。唐代。李德裕。 蟬蛻遺虛白,蜺飛入上清。同人悲劍解,舊友覺衣輕。黃鵠遙將舉,斑麟儼未行。惟應鮑靚室,中夜識琴聲。金格期初至,飆輪去不停。山摧武擔石,天隕少微星。弟子悲徐甲,門人泣蔡經。空聞留玉舄,猶在阜鄉亭。空宇留丹灶,層霞被羽衣。舊山聞鹿化,遺舄尚鳧飛。數日奇香在,何年白鶴歸。想君旋下淚,方款里閭扉。
[唐代]:李德裕
蟬蛻遺虛白,蜺飛入上清。同人悲劍解,舊友覺衣輕。
黃鵠遙將舉,斑麟儼未行。惟應鮑靚室,中夜識琴聲。
金格期初至,飆輪去不停。山摧武擔石,天隕少微星。
弟子悲徐甲,門人泣蔡經。空聞留玉舄,猶在阜鄉亭。
空宇留丹灶,層霞被羽衣。舊山聞鹿化,遺舄尚鳧飛。
數日奇香在,何年白鶴歸。想君旋下淚,方款里閭扉。
蟬蛻遺虛白,蜺飛入上清。同人悲劍解,舊友覺衣輕。
黃鵠遙將舉,斑麟儼未行。惟應鮑靚室,中夜識琴聲。
金格期初至,飆輪去不停。山摧武擔石,天隕少微星。
弟子悲徐甲,門人泣蔡經。空聞留玉舄,猶在阜鄉亭。
空宇留丹竈,層霞被羽衣。舊山聞鹿化,遺舄尚鳧飛。
數日奇香在,何年白鶴歸。想君旋下淚,方款裡閭扉。
唐代·李德裕的簡介
李德裕(787—849),字文饒,唐代趙郡贊皇(今河北贊皇縣)人,與其父李吉甫均為晚唐名相。唐文宗時,受李宗閔、牛僧儒等牛黨勢力傾軋,由翰林學士出為浙西觀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復遭奸臣鄭注、李訓等人排斥,左遷。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執政期間外平回鶻、內定昭義、裁汰冗官、協助武宗滅佛,功績顯赫。會昌四年八月,進封太尉、趙國公。唐武宗與李德裕之間的君臣相知成為晚唐之絕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權重,五貶為崖州司戶。李德裕兩度為相,太和年間為相1年8個月,會昌年間為相5年7個月,兩次為相7年3個月。
...〔
? 李德裕的詩(168篇) 〕
近代:
黃福基
蟄居苦炎蒸,一室類枯槁。攢眉朝暮吟,不醉吻猶燥。
昨宵幾樹風,感此秋意早。攜手訪山人,紆途認泉繞。
蟄居苦炎蒸,一室類枯槁。攢眉朝暮吟,不醉吻猶燥。
昨宵幾樹風,感此秋意早。攜手訪山人,紆途認泉繞。
宋代:
畢仲游
北極回天象,西陵法帝居。松門黃道直,帳殿紫宸虛。
宴罷千秋節,哀纏六尺輿。御詩兼手詔,新見睿思書。
北極回天象,西陵法帝居。松門黃道直,帳殿紫宸虛。
宴罷千秋節,哀纏六尺輿。禦詩兼手詔,新見睿思書。
宋代:
張嵲
無復余聲到耳邊,衡門不閉亦蕭然。
風枝鳥語皆無賴,每向春晴聒晝眠。
無複餘聲到耳邊,衡門不閉亦蕭然。
風枝鳥語皆無賴,每向春晴聒晝眠。
清代:
王兆升
奉命籌軍國,非關玩物華。新涼猶未至,馀暑正方賒。
鳴騎依殘渡,行旌帶晚霞。無勞呵殿急,恐警野人家。
奉命籌軍國,非關玩物華。新涼猶未至,馀暑正方賒。
鳴騎依殘渡,行旌帶晚霞。無勞呵殿急,恐警野人家。
元代:
貢奎
山雨鳴篷雁落沙,新寒先到野人家。病來誰似愁容瘦,霜樹蕭疏兩鬢華。
山雨鳴篷雁落沙,新寒先到野人家。病來誰似愁容瘦,霜樹蕭疏兩鬢華。
宋代:
汪元量
銷金帳下忽天明,夢里無情亦有情。
何處亂山可埋骨,暫時相對坐調笙。
銷金帳下忽天明,夢裡無情亦有情。
何處亂山可埋骨,暫時相對坐調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