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和。唐代。李洞。 東門罷相郡,此拜動京華。落日開宵印,初燈見早麻。鶴身紅旆拂,仙掌白云遮。塞色侵三縣,河聲聒兩衙。松根醒客酒,蓮座隱僧家。一道帆飛直,中筵岳影斜。書名尋雪石,澄鼎露金沙。鎖合眠關吏,杯寒啄廟鴉。分臺話嵩洛,賽雨戀煙霞。樹谷期招隱,吟詩煮柏茶。
[唐代]:李洞
東門罷相郡,此拜動京華。落日開宵印,初燈見早麻。
鶴身紅旆拂,仙掌白云遮。塞色侵三縣,河聲聒兩衙。
松根醒客酒,蓮座隱僧家。一道帆飛直,中筵岳影斜。
書名尋雪石,澄鼎露金沙。鎖合眠關吏,杯寒啄廟鴉。
分臺話嵩洛,賽雨戀煙霞。樹谷期招隱,吟詩煮柏茶。
東門罷相郡,此拜動京華。落日開宵印,初燈見早麻。
鶴身紅旆拂,仙掌白雲遮。塞色侵三縣,河聲聒兩衙。
松根醒客酒,蓮座隱僧家。一道帆飛直,中筵嶽影斜。
書名尋雪石,澄鼎露金沙。鎖合眠關吏,杯寒啄廟鴉。
分臺話嵩洛,賽雨戀煙霞。樹谷期招隱,吟詩煮柏茶。
唐代·李洞的簡介
李洞,字才江,人,諸王孫也。慕賈島為詩,鑄其像,事之如神。時人但誚其僻澀,而不能貴其奇峭,唯吳融稱之。昭宗時不第,游蜀卒。詩三卷。 晚唐詩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詩歌(殘句六句)流傳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詩篇約有三十首,占其創作總量的六分之一,足見蜀中經歷在其詩歌創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
? 李洞的詩(178篇) 〕
明代:
李開先
晝讀兵書夜枕戈,少年猛士出三河。
乘時欲取封侯印,可奈天驕力請和。
晝讀兵書夜枕戈,少年猛士出三河。
乘時欲取封侯印,可奈天驕力請和。
明代:
韓上桂
浣沙溪上纻羅輕,少小吹笙學鳳鳴。近水荷花貪并蒂,依人燕雀羨雙成。
舞長自喜迎仙袂,燭滅何須絕客纓。已遣風光牽宿醉,獨無涼雨解新酲。
浣沙溪上纻羅輕,少小吹笙學鳳鳴。近水荷花貪并蒂,依人燕雀羨雙成。
舞長自喜迎仙袂,燭滅何須絕客纓。已遣風光牽宿醉,獨無涼雨解新酲。
宋代:
劉克莊
涼州賊燒洛陽宮,黃屋遷播僑鄴中。兵驅椒房出復壁,帝不能救憂及躬。
臺下役夫皆菜色,臺上美人如花紅。九州戰血丹野草,不聞鬼哭聞歌鐘。
涼州賊燒洛陽宮,黃屋遷播僑鄴中。兵驅椒房出複壁,帝不能救憂及躬。
臺下役夫皆菜色,臺上美人如花紅。九州戰血丹野草,不聞鬼哭聞歌鐘。
宋代:
李新
霧捲馬蹄塵自起,東風送渡咸陽水。故園花木綠成圍,猶向關中見桃李。
聞道春前雪最深,行人僵死薪如金。羲和不肯為日馭,潛入北海分幽陰。
霧捲馬蹄塵自起,東風送渡鹹陽水。故園花木綠成圍,猶向關中見桃李。
聞道春前雪最深,行人僵死薪如金。羲和不肯為日馭,潛入北海分幽陰。
清代:
吳藻
閣雨云疏,弄晴風小,薄寒惻惻如秋。有約湔裙,紅羅先繡蓮鉤。
酒鎗茶具安排慣,倩移來、三板輕舟。莫因循,歲歲芳時,日日清游。
閣雨雲疏,弄晴風小,薄寒惻惻如秋。有約湔裙,紅羅先繡蓮鈎。
酒鎗茶具安排慣,倩移來、三闆輕舟。莫因循,歲歲芳時,日日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