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李伯襄北上
贈李伯襄北上。明代。何吾騶。 香山昔有黃才伯,文章聲名重五岳。宮詹夙侍至尊前,也冠諸生領解額。懿鑠先秦兩漢詞,大歷開元供揮霍。爾時黎梁諸君子,鉛槧執鞭欣所托。道在山川氣正王,岐海精靈應有作。卓哉此日李伯襄,五彩乍飛并眩愕。握腕十年風雨中,雌雄與君斗卓犖。余也蚤飛飛未前,君今一飛絕寥廓。淩峰濛霧穿青云,炫藻流暉儀鳳閣。彩筆寧終第二人,奏賦定知冠上國。經生壯志羨雕蟲,亙古雄文憐寂寞。誰知吾黨舊登壇,肯與中原論一擲。雖然三載制科耳,底事千秋未蕭索。今日后生不可量,才伯似君君勝伯。臨河撾鼓送君行,萬丈虹光赴帝闕。
[明代]:何吾騶
香山昔有黃才伯,文章聲名重五岳。宮詹夙侍至尊前,也冠諸生領解額。
懿鑠先秦兩漢詞,大歷開元供揮霍。爾時黎梁諸君子,鉛槧執鞭欣所托。
道在山川氣正王,岐海精靈應有作。卓哉此日李伯襄,五彩乍飛并眩愕。
握腕十年風雨中,雌雄與君斗卓犖。余也蚤飛飛未前,君今一飛絕寥廓。
淩峰濛霧穿青云,炫藻流暉儀鳳閣。彩筆寧終第二人,奏賦定知冠上國。
經生壯志羨雕蟲,亙古雄文憐寂寞。誰知吾黨舊登壇,肯與中原論一擲。
雖然三載制科耳,底事千秋未蕭索。今日后生不可量,才伯似君君勝伯。
臨河撾鼓送君行,萬丈虹光赴帝闕。
香山昔有黃才伯,文章聲名重五嶽。宮詹夙侍至尊前,也冠諸生領解額。
懿鑠先秦兩漢詞,大曆開元供揮霍。爾時黎梁諸君子,鉛槧執鞭欣所托。
道在山川氣正王,岐海精靈應有作。卓哉此日李伯襄,五彩乍飛并眩愕。
握腕十年風雨中,雌雄與君鬥卓犖。餘也蚤飛飛未前,君今一飛絕寥廓。
淩峰濛霧穿青雲,炫藻流暉儀鳳閣。彩筆甯終第二人,奏賦定知冠上國。
經生壯志羨雕蟲,亙古雄文憐寂寞。誰知吾黨舊登壇,肯與中原論一擲。
雖然三載制科耳,底事千秋未蕭索。今日後生不可量,才伯似君君勝伯。
臨河撾鼓送君行,萬丈虹光赴帝闕。
唐代·何吾騶的簡介
明廣東香山人,字龍友,號家岡。萬歷四十七年進士。官少詹事。崇禎六年擢禮部尚書,旋入閣,與首輔溫體仁不協,罷去。南明隆武帝召為內閣首輔。閩疆既失,赴廣州,永歷帝以原官召之,引疾辭去。有《寶綸閣集》。
...〔
? 何吾騶的詩(543篇) 〕
宋代:
方岳
老筆盤空墨未乾,最佳處與著危欄。
江山分與諸賢客,風雨專為九日寒。
老筆盤空墨未乾,最佳處與著危欄。
江山分與諸賢客,風雨專為九日寒。
清代:
姚燮
斗角鉤心,仿股直弦斜,裁就鈿表。一卷閑云,花樣別翻新妙。
那夕乞向天孫,恁慧解、欠三分到。等繡鴛、度與金針,須值藕心聰皎。
鬥角鈎心,仿股直弦斜,裁就鈿表。一卷閑雲,花樣別翻新妙。
那夕乞向天孫,恁慧解、欠三分到。等繡鴛、度與金針,須值藕心聰皎。
清代:
商可
柔綠陰無際,垂簾晝似年。鶯聲催午課,花氣擁春眠。
向母尋眉譜,隨兄治硯田。潛心看內則,鈔得兩三篇。
柔綠陰無際,垂簾晝似年。鶯聲催午課,花氣擁春眠。
向母尋眉譜,隨兄治硯田。潛心看內則,鈔得兩三篇。
宋代:
趙孟堅
二祖霜臺有烈聲,傳家文憲見先生。
剛而不折松筠壽,貧弗濫求冰玉清。
二祖霜臺有烈聲,傳家文憲見先生。
剛而不折松筠壽,貧弗濫求冰玉清。
明代:
林俊
文會雞鳴記往年,秋山回首四朝前。典刑數老今誰在,風雨重陽句尚傳。
禮祀放晴中夜月,齋壇分碧北陵煙。直廬奎聚翻成感,舊臆新悰一闇然。
文會雞鳴記往年,秋山回首四朝前。典刑數老今誰在,風雨重陽句尚傳。
禮祀放晴中夜月,齋壇分碧北陵煙。直廬奎聚翻成感,舊臆新悰一闇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