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上人駐錫姑射之麓他日邀余所居之凈樂齋勉為賦此
興上人駐錫姑射之麓他日邀余所居之凈樂齋勉為賦此。宋代。段克己。 我愛興上人,閒處先著腳。雖有買山錢,難尋一丘壑。向來棲息地,龍象久寂寞。重尋林下徑,竹石苦紛薄。溪水恣交流,巖花自開落。卻埽丈室中,一瓶還一缽。凈樂題其顏,塵緣聊解縛。寥寥千載下,此理誰發(fā)藥。我今為拈出,未免一重錯。有凈必有垢,無苦亦無樂。渾沌元不死,七竅剛自鑿。鄭重庵中人,萬法本無著。獨有太古心,油然滿寥廓。
[宋代]:段克己
我愛興上人,閒處先著腳。雖有買山錢,難尋一丘壑。
向來棲息地,龍象久寂寞。重尋林下徑,竹石苦紛薄。
溪水恣交流,巖花自開落。卻埽丈室中,一瓶還一缽。
凈樂題其顏,塵緣聊解縛。寥寥千載下,此理誰發(fā)藥。
我今為拈出,未免一重錯。有凈必有垢,無苦亦無樂。
渾沌元不死,七竅剛自鑿。鄭重庵中人,萬法本無著。
獨有太古心,油然滿寥廓。
我愛興上人,閒處先著腳。雖有買山錢,難尋一丘壑。
向來棲息地,龍象久寂寞。重尋林下徑,竹石苦紛薄。
溪水恣交流,巖花自開落。卻埽丈室中,一瓶還一缽。
淨樂題其顔,塵緣聊解縛。寥寥千載下,此理誰發(fā)藥。
我今為拈出,未免一重錯。有淨必有垢,無苦亦無樂。
渾沌元不死,七竅剛自鑿。鄭重庵中人,萬法本無著。
獨有太古心,油然滿寥廓。
唐代·段克己的簡介
段克己(1196~1254)金代文學家。字復之,號遁庵,別號菊莊。絳州稷山(今山西稷山)人。早年與弟成己并負才名,趙秉文目之為“二妙”,大書“雙飛”二字名其居里。哀宗時與其弟段成己先后中進士,但入仕無門,在山村過著閑居生活。金亡,避亂龍門山中(今山西河津黃河邊),時人贊為“儒林標榜”。蒙古汗國時期,與友人遨游山水,結社賦詩,自得其樂。元憲宗四年卒,年五十九。工于詞曲,有《遁齋樂府》。
...〔
? 段克己的詩(196篇) 〕
宋代:
韓淲
滾滾溪亭雨未休,偶陪小隊得來游。蠶桑時候?qū)⒑瓮帑滐L前信隱憂。
民力已殫誠易與,天心非遠不難籌。果然香火開晴色,從此年登定有秋。
滾滾溪亭雨未休,偶陪小隊得來遊。蠶桑時候?qū)⒑瓮帑滐L前信隱憂。
民力已殫誠易與,天心非遠不難籌。果然香火開晴色,從此年登定有秋。
明代:
鄧云霄
美人如玉樹,作令得銅官。望氣千峰紫,清談六月寒。
訟庭多暇日,幽境洽馀歡。歸路澄湖晚,仙城隔水看。
美人如玉樹,作令得銅官。望氣千峰紫,清談六月寒。
訟庭多暇日,幽境洽馀歡。歸路澄湖晚,仙城隔水看。
明代:
盧龍云
才名共仰三川舊,治行咸推百粵先。郡以分猷看展驥,邑緣試劇待烹鮮。
霜含白簡俱稱最,春滿黃堂各頌賢。珍重佩刀酬解贈,君家元沐主恩偏。
才名共仰三川舊,治行鹹推百粵先。郡以分猷看展驥,邑緣試劇待烹鮮。
霜含白簡俱稱最,春滿黃堂各頌賢。珍重佩刀酬解贈,君家元沐主恩偏。
明代:
李贄
呼朋萬里外,拍手層霄間。塞晚浮煙重,天空歲月閑。
斷云迷古戍,落日照西山。幸有聲歌在,更殘且未還。
呼朋萬裡外,拍手層霄間。塞晚浮煙重,天空歲月閑。
斷雲(yún)迷古戍,落日照西山。幸有聲歌在,更殘且未還。
明代:
張子翼
談心握手細論交,沖雨何妨曉出郊。空谷有緣頻倒屣,草堂無徑欲誅茅。
且憑尊酒攢幽思,未暇炎涼與世嘲。此別思君無個事,山門惟許一僧敲。
談心握手細論交,沖雨何妨曉出郊。空谷有緣頻倒屣,草堂無徑欲誅茅。
且憑尊酒攢幽思,未暇炎涼與世嘲。此別思君無個事,山門惟許一僧敲。
宋代:
朱翌
嘉瑞真成一旦逢,寄箋天下托鵬風。分無侑坐歌眉綠,但有挑蔬凍指紅。
畫史莫傳飛舞勢,詩人俱盡琢磨工。此間不見乾坤妙,妙在竹扉山崦中。
嘉瑞真成一旦逢,寄箋天下托鵬風。分無侑坐歌眉綠,但有挑蔬凍指紅。
畫史莫傳飛舞勢,詩人俱盡琢磨工。此間不見乾坤妙,妙在竹扉山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