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曲歌辭。竹枝
雜曲歌辭。竹枝。唐代。李涉。 荊門灘急水潺潺,兩岸猿啼煙滿山。渡頭年少應官去,月落西陵望不還。巫峽云開神女祠,綠潭紅樹影參差。下牢戍口初相問,無義灘頭剩別離。石壁千重樹萬重,白云斜掩碧芙蓉。昭君溪上年年月,獨自嬋娟色最濃。十二峰頭月欲低,空濛江上子規啼。孤舟一夜東歸客,泣向春風憶建溪。
[唐代]:李涉
荊門灘急水潺潺,兩岸猿啼煙滿山。
渡頭年少應官去,月落西陵望不還。
巫峽云開神女祠,綠潭紅樹影參差。
下牢戍口初相問,無義灘頭剩別離。
石壁千重樹萬重,白云斜掩碧芙蓉。
昭君溪上年年月,獨自嬋娟色最濃。
十二峰頭月欲低,空濛江上子規啼。
孤舟一夜東歸客,泣向春風憶建溪。
荊門灘急水潺潺,兩岸猿啼煙滿山。
渡頭年少應官去,月落西陵望不還。
巫峽雲開神女祠,綠潭紅樹影參差。
下牢戍口初相問,無義灘頭剩別離。
石壁千重樹萬重,白雲斜掩碧芙蓉。
昭君溪上年年月,獨自嬋娟色最濃。
十二峰頭月欲低,空濛江上子規啼。
孤舟一夜東歸客,泣向春風憶建溪。
唐代·李涉的簡介
李涉(約806年前后在世),唐代詩人。字不詳,自號清溪子,洛(今河南洛陽)人。早歲客梁園,逢兵亂,避地南方,與弟李渤同隱廬山香爐峰下。后出山作幕僚。憲宗時,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貶為峽州(今湖北宜昌)司倉參軍,在峽中蹭蹬十年,遇赦放還,復歸洛陽,隱于少室。文宗大和(827-835)中,任國子博士,世稱“李博士”。著有《李涉詩》一卷。存詞六首。
...〔
? 李涉的詩(113篇) 〕
宋代:
李正民
病思愁腸叵奈何,新詩無復苦磋磨。欣聞郢客陽春曲,罷唱吳儂小海歌。
幽徑雨馀芳草綠,小園風靜落花多。融樽正好酬佳景,休嘆朋簪不我過。
病思愁腸叵奈何,新詩無複苦磋磨。欣聞郢客陽春曲,罷唱吳儂小海歌。
幽徑雨馀芳草綠,小園風靜落花多。融樽正好酬佳景,休歎朋簪不我過。
宋代:
林表民
不見高人祇自悲,每哦佳句望烏衣。浣花風月參謀去,采藥溪山茂宰歸。
萬里險艱頭已白,半生功業夢還非。阿戎盍上青云路,奕世清門要發揮。
不見高人祇自悲,每哦佳句望烏衣。浣花風月參謀去,采藥溪山茂宰歸。
萬裡險艱頭已白,半生功業夢還非。阿戎盍上青雲路,奕世清門要發揮。
宋代:
史堯弼
群山相望有無間,髣髴三生常往還。
不用張帆越清泚,化身先自遍西山。
群山相望有無間,髣髴三生常往還。
不用張帆越清泚,化身先自遍西山。
宋代:
洪咨夔
山遠江平眼為開,楚樓西畔即陽臺。
金釵短笠風聲接,蒸裹燋糟節物來。
山遠江平眼為開,楚樓西畔即陽臺。
金釵短笠風聲接,蒸裹燋糟節物來。
明代:
曹義
幾年簪筆侍彤闈,此日承恩衣錦歸。北闕辭時清漏徹,東蒙望處白云飛。
秋晴驛路砧聲遠,露冷關河樹影稀。懸想焚黃先壟日,森森宰木倍生輝。
幾年簪筆侍彤闈,此日承恩衣錦歸。北闕辭時清漏徹,東蒙望處白雲飛。
秋晴驛路砧聲遠,露冷關河樹影稀。懸想焚黃先壟日,森森宰木倍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