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信杳無 |
沒有一點消息。 |
卑諂足恭 |
卑:低下;諂:巴結奉承;足:音“巨”,過分;恭:恭順。低聲下氣,阿諛逢迎,過分恭順,取媚于人。 |
狐死首丘 |
首丘:頭向著狐穴所在的土丘。傳說狐貍將死時,頭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鄉。 |
處之泰然 |
處:處理;對待;之:代詞。泰: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樣子。形容處理事情不慌不忙;沉著鎮定。也指對事情無動于衷。也作“泰然處之”。 |
荒淫無恥 |
荒淫:貪酒好色。生活糜爛;不知羞恥。 |
八荒之外 |
八面荒遠的地方以外。形容極其曠遠。 |
銷聲匿跡 |
不出聲;不露面。形容隱藏起來或不公開露面。銷:消失。 |
高步闊視 |
同“高視闊步”。 |
路無拾遺 |
見“路不拾遺”。 |
安眉帶眼 |
長了眉毛,有了眼睛。意思是同樣是一個人。 |
離弦走板 |
比喻言行偏離公認的準則。 |
魚死網破 |
不是魚死;就是網破。指拼個你死我活。 |
道山學海 |
道、學:學問。學識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學識淵博。 |
峨峨洋洋 |
本用以形容音樂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歡樂之態。語本《列子·湯問》:“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平地一聲雷 |
比喻突然發生的重大變動。也比喻名聲或地位突然升高。 |
春寒料峭 |
料峭:形容初春的微寒。形容早春微帶寒意;刺入肌骨。也作“料峭輕寒”、“料峭春寒”。 |
打退堂鼓 |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問事完畢。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辦公或審理案件結束。現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時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難或問題時;向后退縮。 |
超然絕俗 |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謂遠過于尋常之輩。漢·班固《為第五倫薦謝夷吾疏》:“方之古賢,實有倫序,采之于今,超然絕俗,誠社稷之蓍龜,大漢之棟甍。”宋·陸游《與姜特立書》:“《繭庵記》及《初營》、《落成》二詩,大老手筆,超然絕俗。” |
斷章截句 |
不顧上下文義,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彎曲原意。斷、截:割裂。 |
斗轉星移 |
北斗轉換了方向;星辰移了位置。形容時間的流逝;歲月的變遷。斗:北斗星;星:星辰。 |
伸手不見五指 |
形容光線非常暗,看不見四周圍的事物。 |
一覽無余 |
覽:看。余:剩余。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 |
在此存照 |
照:查考,察看。寫下字據保存進來,以作憑證 |
拼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 |
剮:古代酷刑,割肉。比喻再難的事,拼著一死也敢干下去。 |
改惡向善 |
指不再做惡,重新做好人。 |
蕩然無余 |
蕩:洗滌;蕩然:干凈的樣子。全都毀壞,消失盡凈。形容原有的東西完全失去或毀壞。 |
罵罵咧咧 |
指在說話中夾雜著罵人的話 |
過五關斬六將 |
比喻克服重重困難。這是《三國演義》中描寫關羽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