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偏救弊
補偏救弊 (補偏捄弊 ) 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bǔ piān jiù bì,補偏救弊是褒義詞。。。。

拼音讀音
拼音bǔ piān jiù bì
怎么讀
注音ㄅㄨˇ ㄆ一ㄢ ㄐ一ㄡˋ ㄅ一ˋˊ
繁體補偏捄弊
出處宋 魏翁《鶴山文集》:“臣愿陛下以臣前所陳未喻六條行之,以明白洞達為目前補偏救弊之策。”
例子茍不自其本頁圖之,則亦僅能補偏救弊,偷為一時之治而已矣。(嚴復《原強》)
正音“弊”,不能讀作“bǐ”。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褒義,用于書面語中。
辨形“偏”,不能寫作“遍”。
近義詞撥亂反正、補闕拾遺
英語remedy defects and rectify errors(rectify abuses)
俄語исправлять перегибы и недостáтки
※ 成語補偏救弊的拼音、補偏救弊怎么讀由萬詞庫-專業的漢語詞典與文學資料庫成語大全提供。
在線漢字轉拼音
服低做小 | 形容低聲下氣,巴結奉承。 |
輪扁斫輪 | 輪扁:春秋時齊國有名的的造車工人;斫輪:用刀斧砍木制造車輪。指精湛的技藝。 |
卬首信眉 | 信,通“伸”。昂首伸眉。形容意氣昂揚,不隨波逐流。 |
過了這個村,沒這個店 | 比喻機會難得,機不可失。 |
火樹銀花 | 火樹:火紅的樹;指樹上掛滿燈彩;銀花:銀白色的花。指燈光閃亮;絢麗燦爛。 |
嚴刑峻法 | 峻:嚴酷。嚴厲的刑罰和嚴峻的法令。 |
南轅北轍 | 想往南而車子卻向北行。比喻行動和目的正好相反。 |
弦外之響 | 比喻言外之意。 |
繩鋸木斷 | 拉繩作鋸;也能鋸斷木頭。比喻力量雖小;條件雖差;只要堅持不懈地去做;就能把難辦的事做成。 |
兵無常勢 | 兵:戰爭;常:常規、不變;勢:形勢。指用兵作戰沒有一成不變的方式。指根據敵情采取靈活對策。 |
庖丁解牛 | 庖丁:廚師。廚師解割了全牛。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觀規律的人;技術純熟神妙;做事得心應手。 |
營私舞弊 | 營:謀求;舞:玩弄;弊:壞事。為了謀求私利而玩弄欺騙手段;違法亂紀。 |
閉關自守 | 守:防守。封閉關口;并加以防守;不跟外界往來。也比喻因循守舊;不接受外界事物的影響。 |
藏形匿影 | 藏、匿:隱藏。隱藏形跡,不露真相。 |
進道若退 | 謂前進之道反若后退。 |
表里如一 | 表:外表;里:內心。外表和內心一個樣。外表與內部一致。形容人的言論、行動和思想完全一致。 |
龍爭虎斗 | 龍與虎之間的爭斗。形容斗爭或競賽十分激烈緊張。 |
熟能生巧 | 巧:技巧。熟練了;就能找到竅門。 |
流里流氣 | 舉止輕浮,品行不端。 |
龍馭上賓 | 亦作“龍御上賓”。《史記·封禪書》:“黃帝采首山銅,鑄鼎于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馀人,龍乃上去。”后因用“龍馭上賓”為皇帝之死的諱飾語。意為乘龍升天,為天帝之賓。 |
刻不容緩 | 刻:片刻;容:容許;緩:延緩;耽擱。一刻也不容許延緩。形容形勢十分緊迫。 |
各行其是 | 行:做;是:對的;其是:他自己認為是對的。各人按照自己認為對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動不一致。 |
閑情逸趣 | 同“閑情逸致”。 |
叫苦連天 | 一聲接一聲地訴苦。 |
禮壞樂缺 | 禮:社會道德、行為的規范;樂:教化的規范;缺:殘破,廢缺。形容社會綱紀紊亂,動蕩不安。 |
鳳協鸞和 | 形容夫妻和睦,感情融洽。 |
天下第一 | 形容沒有人能比得上。 |
牛驥同槽 | 見“牛驥同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