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無聞 |
默默:沒有聲息;聞:出名。無聲無息;不為人知。 |
吠影吠聲 |
吠:狗叫;影:身影;影子。一條狗看見生人叫起來;很多狗聽到叫聲也跟著叫起來。比喻不察真情;跟著別人后面盲目附和。 |
學貫中西 |
形容中文、外語都十分好。 |
好說歹說 |
形容用各種理由或方式請求或勸說。 |
一軌同風 |
車軌相同,風俗一致。比喻國家統(tǒng)一。 |
體恤入微 |
同“體貼入微”。 |
人面獸心 |
空有人的外貌;品德卻像獸類。形容品德極壞。 |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
年輕力壯的時候不奮發(fā)圖強,到了老年,悲傷也沒用了。 |
天涯海角 |
天的邊緣;海的盡頭。形容非常偏僻遙遠的地方。也指彼此相隔極遠。涯:邊。 |
慌里慌張 |
指焦急不安或精神慌亂。 |
極重不反 |
同“極重難返”。 |
前腳后腳 |
比喻緊跟著。 |
文治武功 |
政績和戰(zhàn)功。指治理國家和對外用兵都功績顯著。舊時多用為對帝王或重臣的贊譽之詞。 |
空話連篇 |
連篇:整篇。整篇都是空話,缺乏具體內(nèi)容。 |
手不釋書 |
猶手不釋卷。 |
屢試不爽 |
屢次試驗都不錯。 |
苦口婆心 |
苦口:不厭其煩地反復勸說與開導;婆心:老婆婆的心腸;指好意、善意。好心好意;不厭其煩地勸說或開導。形容耐心懇切地再三規(guī)勸。 |
迷離惝恍 |
形容模糊而難以分辨清楚。 |
雞口牛后 |
寧愿做小而潔的雞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門。比喻寧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聽人支配。 |
義不容辭 |
義:道義;容:允許。辭:推辭。道義上不允許推辭。 |
竹籃打水一場空 |
比喻費了力沒有效果。 |
過甚其詞 |
話說得太過分;與實際不相符。 |
形形色色 |
形容事物類別很多;各種各樣的都有。形形:原指生出這種形體;色色:原指生出這種顏色。 |
臉黃肌瘦 |
臉色黃,肌體瘦。形容營養(yǎng)不良或有病的樣子。 |
對牛彈琴 |
①比喻對蠢人談論高深的道理;白費口舌(主要譏笑聽話的人聽不出所以)。②比喻說話時不看對象(主要譏諷說話的人);對不懂道理的人講道理;對外行人說內(nèi)行話。常含有徒勞無功或諷刺對方愚蠢之意。 |
留戀不舍 |
依戀著不愿去。形容依依惜別的情貌。 |
持之以恒 |
持:保持;堅持;之:代詞;指所要堅持的東西;恒:長久;指恒心。有恒心地堅持下去。也作“持之以久”。 |
音容如在 |
聲音和容貌仿佛還在。形容對死者的想念。同“音容宛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