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心離德 |
心:思想;德:信念。思想不統一;信念不一致。形容人心各異;各行其是。 |
難得糊涂 |
指人在該裝糊涂的時候難得糊涂 |
長江后浪推前浪 |
比喻事物的不斷前進。多指新人新事代替舊人舊事。 |
犀牛望月 |
比喻見到的不全面。 |
河魚腹疾 |
指腹瀉。 |
斷斷續續 |
不連續的,具有無條理的和不連貫的特性。 |
夜深人靜 |
深夜沒有人聲;非常寂靜。 |
奇才異能 |
奇:少見的;異:特別的。指特殊的才智和能力。 |
揚幡擂鼓 |
幡:垂直的長條旗子。舞動著幡,敲打著鼓。形容熱熱鬧鬧地大事張揚。 |
拂袖而去 |
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氣。一甩袖子就走了。形容因言語不合很生氣。 |
辭簡意足 |
簡:簡要;足:充實,完備。文詞簡要而內容充實。 |
咄咄逼人 |
①氣勢洶洶;盛氣凌人;言語或神態中有一種威脅逼人的氣勢。咄咄:表示驚奇的聲音。②形容本領趕上或超過別人;令人驚詫。 |
十羊九牧 |
十頭羊倒用九個人放牧。比喻官多民少,賦稅剝削很重。也比喻使令不一,無所適從。 |
囊螢照雪 |
囊螢:把螢火蟲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貧寒,勤苦讀書。 |
鴻儒碩學 |
鴻儒:大儒;碩學:有很多學問的人。泛指學識淵博、造詣很深的學者。 |
兄弟鬩墻,外御其侮 |
鬩:爭吵;墻:門屏;御:抵御。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內部雖有分歧,但能一致對外。 |
漫不經心 |
漫:隨便;不受約束;經心:在意;留心。說話辦事不用心考慮;隨隨便便;不在乎。 |
文山會海 |
形容文件會議多得泛濫成災。 |
生公說法 |
生公:晉末高僧竺道生,世稱生公。竺道生解說佛法,能使頑石點頭。比喻精通者親自來講解,必能透徹說理而使人感化。 |
羽旄之美 |
裝飾著羽毛的旗子飄動的狀觀景象。 |
牛刀小試 |
牛刀:宰牛的刀。用宰牛刀在小生物身上做試驗。比喻有大本領而先在小事上略微施展一下。 |
古往今來 |
從古代到現在。泛指很長一段時間。 |
心上心下 |
形容心神不安。 |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
用公道來回報怨恨,用恩德來回報恩德。 |
坐懷不亂 |
春秋時魯國的柳下惠將受凍的女子裹于懷中,沒有發生非禮行為。形容男子在兩性關系方面作風正派。 |
圖窮匕見 |
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來的目的。窮:盡;匕:匕首;短劍。 |
呼風喚雨 |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廣大;可以呼喚風雨。現多比喻人民群眾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時也用以形容壞人的煽動。 |
舉目無親 |
舉目:抬頭看。抬頭張望;沒有一個親人。形容人生地疏、孤獨無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