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 |
學習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點;教學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識貧乏。 |
慘不忍睹 |
睹:看。情景凄慘;使人不忍看下去。 |
百川歸海 |
百川:泛指大小江河。所有江河最終都流入大海。比喻眾望所歸或大勢所趨。也比喻許多事物由分散而匯集到一處。 |
顧后瞻前 |
同“瞻前顧后”。 |
叫化子 |
乞丐。 |
心曠神怡 |
心境開闊;精神愉快。曠:空闊;怡:愉快。 |
三十三天 |
佛教稱欲界第六天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
龍爭虎斗 |
龍與虎之間的爭斗。形容斗爭或競賽十分激烈緊張。 |
意興索然 |
索然:全無,空盡。興致全無。形容一點興致也沒有。亦作“興致索然”。 |
韓信將兵,多多益善 |
將:統率,指揮。比喻越多越好。 |
饑不擇食 |
餓急了就顧不上選擇食物。比喻急需時顧不得選擇。 |
善善惡惡 |
稱贊善事,憎惡壞事。形容人區別善惡,愛憎分明。 |
白云蒼狗 |
蒼狗:黑狗。天上的白云頃刻間變成烏云;像黑狗一樣。比喻世事變幻無常。 |
金口木舌 |
以木為舌的銅鈴,即木鐸,古代施行政教傳布命令時所用。指宣揚教化的人。 |
天網恢恢 |
比喻作惡的人一定難逃懲罰。 |
臭名昭著 |
名:名聲;昭著:顯著;明顯。壞名聲誰都知道。 |
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
比喻不要多管閑事。 |
離本趣末 |
趣:通“趨”,趨向。丟掉根本,追逐末節 |
惴惴不安 |
指擔心害怕(惴惴:恐懼、擔憂的樣子)。 |
雅俗共賞 |
雅俗:文雅和粗俗。舊時把文化高的人稱“雅人”;把沒文化的人稱“俗人”;賞:欣賞。無論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賞。形容藝術水平既高雅又通俗;能為各種人所接受。 |
戰不旋踵 |
旋:轉。踵:腳后跟。打仗時不向后轉。形容勇猛向前。 |
空手套白狼 |
徒手抓住白狼。指無本買賣。 |
張徨失措 |
見“張皇失措”。 |
欲速則不達 |
速:快;達:達到。指過于性急圖快,反而不能達到目的。 |
小巫見大巫 |
巫:舊時裝神弄鬼替人祈禱為職業的人。原意是小巫見到大巫,法術無可施展。后比喻相形之下,一個遠遠比不上另一個。 |
牛星織女 |
即牛郎織女。 |
拔毛連茹 |
比喻互相推薦,用一個人就連帶引進許多人。 |
落荒而逃 |
離開大路;逃向荒野。形容戰敗后狼狽地逃走。也比喻處于尷尬窘迫境地時狼狽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