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正不阿 |
剛:剛直;直:正直;不阿:不逢迎。剛直方正而不逢迎附合。 |
浪跡江湖 |
到處漂泊,沒有固定的住處。 |
見多識廣 |
識:知道。看到的多;知道的廣。形容資格較老;經(jīng)驗豐富;知識廣博。 |
德容言功 |
見“德言容功”。 |
遁世離俗 |
謂隱居而屏絕世俗往來。 |
膽如斗大 |
膽:膽量;斗:舊時的一種量器,容量為十升。膽子像斗一樣大。形容膽量極大。 |
空費(fèi)詞說 |
說的話別人不聽,等于白說。 |
投石問路 |
原指夜間潛入某處前,先投以石子,看看有無反應(yīng),借以探測情況。后用以比喻進(jìn)行試探。 |
朝令夕改 |
早上發(fā)的命令;晚上就改變。形容政令多改;使人民無所適從。 |
可想而知 |
想:推想。可以通過推想而了解真相。 |
不卑不亢 |
卑:自卑;亢:高傲。既不自卑;也不高傲。也作“不亢不卑”。 |
反面無情 |
翻臉不講情面。形容對人的態(tài)度突然變壞;不留情面。 |
火燭銀花 |
猶火樹銀花。形容張燈結(jié)彩或大放焰火的燦爛夜景。 |
倦鳥知還 |
疲倦的鳥知道飛回自己的巢。比喻辭官后歸隱田園;也比喻從旅居之地返回故鄉(xiāng)。 |
婆婆媽媽 |
形容人動作瑣細(xì),言語羅唆。也形容人感情脆弱。 |
三十三天 |
佛教稱欲界第六天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
口墜天花 |
據(jù)《大乘本生心地觀經(jīng)·序品》載,佛祖說法,感動天神,“六欲諸天及天子眾,以天福力雨種種華:優(yōu)缽羅華,波頭摩華……于虛空中繽紛亂墜”,“天華亂墜滿虛空,眾香普熏于大會”。后遂以“口墜天花”喻指以夸誕之詞動人聽聞或以甘言騙人。華,同“花”。 |
離奇古怪 |
十分奇特少見 |
超然物外 |
超然:脫離;不介入;物:客觀世界。超脫于世俗生活之外;意指對現(xiàn)實(shí)的一切都不感興趣。也比喻置身事外。 |
欺人自欺 |
自欺:自我欺騙。欺騙自己,也欺騙別人。 |
認(rèn)賊作父 |
把壞人當(dāng)作父親;常指賣身投靠壞人或敵人。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止:語助詞;景行:大路,比喻行為正大光明。仰望著高山,效法著大德。比喻對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
淺見薄識 |
淺見:膚淺的見解。形容見聞不廣,知識貧乏。 |
沉魚落雁 |
沉:使下沉;落:使落下。原指女子貌美;使游魚下沉;使飛雁降落;不敢與之比美。后來形容女子容貌美麗動人。 |
轉(zhuǎn)彎磨角 |
見“轉(zhuǎn)彎抹角”。 |
聰明伶俐 |
伶俐:靈活。形容小孩子頭腦靈活;記憶力和理解力強(qiáng)。 |
餓殍滿道 |
殍:餓死的人。滿路都是因饑餓而死的人的尸體。形容饑荒災(zāi)禍嚴(yán)重,人民大量死于饑寒的慘狀。 |
西學(xué)東漸 |
漸:流入。西方的各種學(xué)說向東方流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