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噓短氣 |
長聲、短聲不住地嘆息不止。 |
經文緯武 |
治理國家的本領,文的武的都具備。 |
貧賤不移 |
移:改變。不因生活貧困、社會地位低下而改變自己的志向。形容意志堅定。 |
黃臺之瓜 |
黃臺:指《黃臺瓜辭》,為唐李賢所作,希望以此感悟高宗及武則天不能再廢太子。比喻不堪再摘。 |
顧后瞻前 |
同“瞻前顧后”。 |
雪兆豐年 |
謂冬天大雪是來年豐收的預兆。 |
曉以大義 |
曉:使人明白。把道理對人講清楚。 |
肝膽欲碎 |
欲:將要。肝和膽將要破碎了。形容極度悲痛或非常生氣。 |
兵無常勢 |
兵:戰爭;常:常規、不變;勢:形勢。指用兵作戰沒有一成不變的方式。指根據敵情采取靈活對策。 |
玉卮無當 |
卮:古代盛酒的器皿;當:底。玉杯沒有底。后比喻事物華麗而不合實用。 |
經緯天下 |
經,緯:治理。指治理國家。 |
暴取豪奪 |
豪:強橫。用暴力劫奪。 |
語不驚人 |
語:言語,也指文句。語句平淡,沒有令人震驚的地方。 |
一寸光陰一寸金 |
一寸光陰:指日影移動一寸;形容很短的時間。形容時間的寶貴。 |
倦鳥知還 |
疲倦的鳥知道飛回自己的巢。比喻辭官后歸隱田園;也比喻從旅居之地返回故鄉。 |
青云直上 |
青云:指青天。直線上升;向高空飛騰直上。比喻人的地位直線上升。 |
進銳退速 |
銳:迅速。急于求進者往往后退也快。 |
不置可否 |
置:擱;放;可:行;否:不行。不說對;也不說不對。指不明確表態。也作“不加可否。” |
風虎云龍 |
虎嘯生風,龍起生云。指同類事物相互感應。舊時也比喻圣主得賢臣,賢臣遇明君。 |
一條龍 |
比喻事物首尾相連,排成一條連續不斷的線。也比喻生產程序或工作環節上的相關聯的連續。 |
各行其是 |
行:做;是:對的;其是:他自己認為是對的。各人按照自己認為對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動不一致。 |
湖光山色 |
湖水風光;山巒秀色。形容山水景色之美。 |
材雄德茂 |
指才德杰出。 |
不可告人 |
不能告訴別人。多指見不得人的不光明、不正當的用心或行徑。 |
故態復萌 |
老樣子又重新恢復。指原來的舊習氣和老毛病又重犯了。 |
性命攸關 |
攸:所。形容事關重大,非常緊要 |
汲汲顧影 |
惶惶然自顧其影,孤苦失望的樣子。也指頻頻地自顧其影,洋洋得意的樣子。 |
匪夷所思 |
匪;即“非”;不是;夷:通“彝”;法度、常規;引申為尋常的;一般的。不是根據常理所想象出來的。形容人的思想、言談、技藝、事情等離奇;超出尋常。 |